【双争有我——365百姓故事汇】
“内勤工作无小事,细节里藏着战斗力。”时至今日,民警王泽欣的记忆中,时常回想起师父杨剑锋当年的教导。也正是在师父的帮助下,她迅速成长为一名优秀的人民警察。
杨剑锋和王泽欣都曾是秦皇岛市公安局山海关分局南关派出所的社区民警。作为一名老警察,杨剑锋更明白内勤工作的重要性。因此,他经常对刚入职的王泽欣说:“内勤不是‘坐办公室’的,每个数据的背后都是一个个鲜活的民生诉求。”王泽欣记得,有次录入流动人口信息时,师父发现一名独居老人信息登记有误,立刻拉着她去入户核实,还顺带帮老人修好了漏水的水龙头。
在杨剑锋的悉心指导下,王泽欣逐渐掌握了内勤工作的要领。她跟着师父学习如何快速准确地整理档案,如何高效完成数据统计,还学会了如何通过数据分析发现辖区的安全隐患。“你看,群众来开证明少盖一个章,可能就要多跑几十里路;报表里少填一个数字,就可能让战友们白忙活一整天。”王泽欣逐渐明白,内勤的战场虽不在街头巷尾,却同样关乎群众冷暖、战友安危。
王泽欣在仔细查阅资料。通讯员 周璇 张怡 摄
这种“接地气”的工作方式深深影响了王泽欣。后来,她调任至山海关公安分局治安大队担任内勤时,依然坚持师父传授的“三个一”工作法,即每天一张工作计划表、每周一次工作复盘会、每月一本工作日志。制作活动方案时,她会主动联系主办方了解细节;统计案件数据时,她总要和办案民警反复核对。“师父说,内勤的‘勤’字,是‘腿勤’‘手勤’更要‘心勤’。”王泽欣笑着说。
如今,王泽欣已成为山海关分局治安大队的内勤骨干,师父依然坚守在方寸社区间。“师徒”俩偶尔见面,聊的仍是那些“小事”:如何优化档案管理流程,怎样让群众少跑一次腿……
“师父总说,内勤的‘战斗力’就在收发文、填表格这些细节里。”王泽欣感慨道,“现在我才真正懂了,把平凡的事做到极致,就是对警徽最好的致敬。”
在社区警务的岗位上,杨剑锋深耕基层多年,始终以“扎根社区、服务群众”为初心,凭借扎实的工作功底和对辖区情况的精准掌握,先后被评为“优秀社区民警”等荣誉称号,并获赠锦旗、表扬信数十面(封),成为辖区群众交口称赞的“贴心人”。而王泽欣在师父的悉心教导下快速成长,凭借在专项警务工作中的突出表现,曾荣立个人嘉奖一次。“师徒”二人在警务一线共同书写着责任与担当的传承篇章。
来源:秦皇岛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