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弘扬无偿献血事迹、彰显无偿献血精神,营造无偿献血的良好社会氛围,鼓励社会各界爱心人士积极参与支持无偿献血事业。廊坊市中心血站每周推出一期《悦读·悦爱》栏目版块,透过一个个献血小故事,让“热血英雄”走进更多人的视线。
在生活中,总有一群人,在你目光不及的地方,默默奉献着自己的力量。他们虽平凡,却不普通,他们凝聚起厚重的温情,用恒心奉献热血,在无偿献血的道路上,为众多生命奇迹续写篇章。
夏日的风裹挟着蝉鸣掠过工厂的玻璃窗,阳光透过梧桐叶的缝隙,在李爱新的工装上投下斑驳的光影。这位55岁的普通工人,正用热血书写着不普通的人生。李大哥自2013年第一次挽起衣袖参与献血至今从未停歇。从开始半年一次的捐献全血,到如今半个月捐献一次的血小板;从开始的尝试,变成现在的坚持,114次献血,献血总量达44500毫升,这些数字背后,是他对“救人”二字最质朴的坚守。“只要有需要,能让更多人拥有健康,我就会一直献下去。”李大哥的话语像夏日清泉般纯粹。他不仅自己坚持,更常呼吁身边人加入无偿献血的行列。暑气正盛时,风拂过他工装的褶皱,也吹动了更多人心中的种子,原来平凡的坚持,能在烈日下开出这样明亮的花。这份藏在日常里的伟大,是盛夏最热烈的馈赠,指引着每一个向善而行的人。
七月的风,是被阳光吻透的绸缎,掠过蝉鸣织就的绿帘,轻轻拂过固安街头那抹流动的红,献血屋的玻璃窗上,正映着高洪卷起袖口时,手臂上跃动的生命光泽。2017年初春,一句“现在献血,经常献血”的标语,像颗种子落进他心里。从此,每个周末的晨光里,他的身影总会准时出现在这里。800毫升全血是初心的刻度,166个治疗量的单采血小板,则是他为陌生人攒下的生命底气。没人听过他的豪言,只见过他一次次伸出手臂的坚定。针尖刺破皮肤的微痛,在“能救一个是一个”的信念里,酿成了回甘;被占据的节假日,都在血液奔赴需要的途中,绽放出比烟花更长久的光亮。如今,盛夏的风依然热烈,他的故事还在继续。原来最动人的奉献从不是惊雷,而是像他这样,把平凡日子里的微光,熬成照亮生命的星河,让每个瞬间都滚烫得恰到好处。
万树鸣蝉,十里荷香漫过堤岸;夏木茵茵,晴云在天际轻漾如纱。七月的阳光注满树叶时,25岁的赵天宇再次走进血站机采大厅,用滚烫的热血,为生命注入希望的微光。第一次献血时,血液里奔涌的生命意义让他刻骨铭心。从此,这份爱心便成了藏在日常里的坚持,累计捐献单采血小板4个治疗量。他说:“献血其实很简单,可每一袋血,都可能托起一个家庭。”采血时,他静静望着血液分离机匀速运转,恍惚间似见自己的爱心顺着导管,流向等待救治的生命。窗外,七月的晚霞染红了天际,像一抹温暖的祝福。这个夏天,他的热血将继续流淌在需要的人身体里,如同盛夏的繁荫,无声却蓬勃。而爱的故事,永远不会有终点。
午后的阳光慷慨地铺洒开来,大地仿佛被涂抹上一层流动的金液,静谧无声。献血屋里窗明几净,空气里浮动着消毒水特有的气息,窗外那整片夏日的丰盈绿意,透过玻璃,向室内传递着无言的生命讯息。戴着黑框眼镜的杨子文医生静坐采血椅上,目光沉静地注视着护士消毒的臂弯。针尖刺入时,她仅微抿唇角,眼神依旧笃定,随即便轻缓地重复着握拳、松拳的动作。血袋在眼前渐渐充盈,深红的生命之流静静汇聚,她凝视着这抹红,平日阅片时的专注眼神此刻添了几分柔和,似映出病患焦灼的面容。原来,她这双熟悉处方的手,此刻也正以另一种方式,执着地传递着生命的温度。
热血英雄的故事说不完、道不尽,不断续写生命的奇迹,他们的故事令人百转千回,他们的故事永远激励人心。据统计,本周共有155人成功捐献单釆血小板288个治疗量。
在有风有雨的日子,有花草树木的流年,总会有一个平凡的你。这一刻,岁月温柔了时光,镌刻了足迹;时光尽是我和你,期待您的加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