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幕初垂,三河市文化广场上灯火通明。三河市老年大学艺术团正在表演的蒙古族舞蹈《奔腾》热烈奔放,台下数百名观众掌声雷动。“以前只能在广场角落跳,现在站上专业舞台,聚光灯一打,咱也成了‘民星’!”演员们笑容灿烂。这只是三河市“民星大舞台”活动的一个生动缩影。
据了解,三河市民星大舞台演出活动从2012年开始举办,至今已经连续举办了13年,深受三河人民喜爱。截至目前,已经成功举办近百场演出,现场观众超50万人次,三河市文化云平台观看量高达10万人次。
三河市现有业余文艺团队326支,其中有100余支业余剧团和艺术团都先后参加过民星大舞台的文艺演出。为了提高民星大舞台演出团队的演艺水平和技能水平,三河市注重抓队伍、补短板、强技能、重实效。每年都举办群众文化大培训活动,声乐、合唱、古筝、京东大鼓、民族民间舞蹈等10多个门类的群众文化培训班,十几年来,有70000余人次的文艺骨干参训,为搞好民星大舞台文艺演出活动打好了坚实的基础。
三河市坚持做到“三结合”,即每场参加演出的团队做到大小团队相结合、新老团队相结合、三河东市区与燕郊西市区相结合,促进各团队之间的人际交流和艺术交流,为更多的文艺骨干提供了登台献艺展示风采的机会。民星大舞台的文艺演出,每年参演人员由近千人发展到现在的2000余人,演出的节目也由近90个增加到现在的200余个。
“文化不是束之高阁的摆设,而是百姓触手可及的日常。”三河市文化馆负责人李晓辉表示,“我们将继续深化‘民星大舞台’品牌,让文化甘泉真正浸润城市肌理,为‘文化润廊’行动提供三河样本。”
(通讯员 解树庄 李晓辉 卢士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