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海港区新世纪公园变身“自然课堂”,一场由海港区迎秋西里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精心策划的昆虫知识科普活动在此热闹展开。市林业局正高级工程师乔秀荣老师带着千余头昆虫标本和部分活虫“坐镇”,为辖区青少年带来了一堂集观赏、学习与实践于一体的自然课,让孩子们在夏日里与奇妙的昆虫世界撞了个满怀。
活动现场,千余头分门别类的标本涵盖了鞘翅目、鳞翅目、膜翅目等多个昆虫种类,仿佛一座移动的“昆虫博物馆”,吸引着孩子们围在展柜前,瞪大眼睛仔细观察每个标本,并指着标本叽叽喳喳地讨论不停。
(图片由海港区迎秋西里社区提供)
乔老师针对每一种类标本,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讲起了昆虫的分类、形态特征、发育形式等知识,还穿插了“昆虫如何保护自己”“为什么有的蝴蝶翅膀会发光”等趣味问题,孩子们听得入迷,不时举手提问,现场互动氛围热烈。
动手环节更是让孩子们跃跃欲试。乔老师先示范了简易标本的制作过程。孩子们围在桌前,小心翼翼地拿起工具,在老师和家长的指导下,认真地摆弄着手中的材料,不一会儿,一个个模样虽显稚嫩,却满含专注与巧思的小标本,渐渐有了模样。
“原来制作标本这么讲究,既要细心还要有耐心!”刚完成作品的同学举着自己的成果,脸上满是成就感。家长们也纷纷点赞:“平时孩子总对着手机,今天在公园里既能学知识,又能动手做手工,还认识了不少小伙伴,这样的活动太有意义了。”
随后,孩子们又拿起捕虫网和养虫盒等工具到林地里捕捉昆虫,尽情地享受着乐趣,汗流浃背已全然不顾。
迎秋西里社区居委会主任孟垚表示,此次活动旨在通过直观的标本展示和动手实践,让青少年近距离感受自然之美、探索昆虫世界的奥妙,培养对生物多样性的保护意识。未来社区将持续联动更多专业力量,把科普课堂搬到户外、融入生活,让孩子们在探索中爱上自然、读懂自然。
来源:爱秦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