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廊坊:康养旅居者的诗与远方)
香河县水岸潮白景区。
本报记者 张泰源 文/图
“和朋友们白天逛萌宠乐园,晚上在房车营地吃烧烤、看星空,这才是理想的度假!下次我还要约更多人来!”在香河县蒋辛庄镇北李庄村水岸潮白房车营地,天津游客袁野跟记者分享着度假体验。
如今,像袁野这样被廊坊乡村游吸引而来的京津冀游客越来越多,他们在这里寻乡韵乡愁、品古风古韵、享休闲养生。廊坊正凭借独特的农文旅融合模式,成为环首都乡村旅居康养的首选地。
潮白河畔 乡村旅游绘就新图景
盛夏清晨,阳光洒在潮白河东岸,香河县蒋辛屯镇北李庄村路边的野花与垂柳在微风中摇曳,远处传来孩童们的欢笑声。沿着小道走进村庄,大树、草坪与错落有致的房车营地相映成趣,26套“别处”潮白主题民宿点缀其间,青石花墙、碎石小道、木质回廊与百亩花海构成了一幅诗意画卷。
“我们的房车营地占地65亩,有90余辆房车及配套篱笆小院,能为游客提供高品质的田园生活体验。”水岸潮白景区运营经理姜盼正在引导游客办理入住,“很多京津游客喜欢周末自驾来这里,白天体验手工艺制作,晚上享受乡村的宁静。”
天津游客袁野和朋友们已连续三年将北李庄村列为度假首选,“这里活动丰富,萌宠乐园、无动力游乐设施,火车主题商业街,每次来都能玩出新花样。”
乡村旅游的火热,不仅让游客流连忘返,更激活了村庄的发展动能。58岁的北李庄村民李玉海曾是一名外出务工的木工。2018年,北李庄村委会与河北水岸潮白旅游开发有限公司合作开发田园综合体项目后,他回到家乡,在景区负责民宿修缮工作,“现在每月收入比打工时高,还能照顾家人。以前闲置的宅基地变成了民宿,在家门口就能挣钱。”
在香河县渠口镇谭家务村,青水瓦、小皮檐的中式庭院错落有致。村民将闲置宅基地改造成精品田园宅院,推出“短租度假”“长租养老”等灵活模式。
多元院落 打造乡村旅居新体验
通过盘活农村闲置宅基地,我市利用独特的区位优势、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浓郁的乡土人情、良好的基础设施,建设了一批沉浸式体验自然风光、乡土风情、乡愁文化和田园生活的院落型乡村旅居场所。
依托区位优势和资源禀赋,廊坊整合乡村生态、中医康养、田园生活、温泉疗养、非遗项目等资源,打造出乡村康养别院、非遗传承聚落、温泉旅居乡筑、专家田园宅院、乡村电商营地5种特色院落类型,满足不同游客的个性化需求,推动“乡村旅居+农业+康养”深度融合发展。
在固安县彭村乡北荆垡村,30多座闲置农家院改造后焕然一新:四合院、现代别墅、欧式木屋,面向京津地区银发族提供定制化康养服务。固安阖美一居文化有限责任公司相关负责人介绍:“老人们可以在这里享受田园与健康相结合的田园生活。”
固安县牛驼镇素有“温泉之乡”“花木之乡”的美誉。走进来康郡,七修生活区、田园体验区、温泉度假区三大板块串联起“康养+旅游”的全链条体验。游客既能在温泉池中舒缓身心,又能参与农耕采摘。
我市依托燕达健康城、香河大爱城、临空经济区(廊坊)生命健康岛等医疗康养资源,打造了集“康、养、乐、学、游”于一体的康养项目。乡村康养别院,是“廊坊雅居”的代表性、标志性院落之一。香河县大爱书院养老中心是典型的康养别院类型,这里不仅配备了专业的护理团队,还开设了书画、茶艺等课程。“每天在花香鸟鸣中醒来,和老友们一起学习、散步,这种日子比住城市养老院舒心多了。”来自北京的曹芳入住半年后,将老伴也接了过来。
在三河市西柳河屯村,46处闲置宅基地变身文化地标:12家以“德”命名的书院构成“西柳书院群”,民宿、农家院与香道、古琴等传统文化课程深度融合。通过文化赋能,让乡村既有“颜值”又有“内涵”。
推介搭建平台 共绘京津冀乡村游新蓝图
为进一步提升廊坊的影响力,推动京津冀休闲农业协同发展,近日,以“乡约京津冀・田园新生活”为主题的京津冀休闲农业推介活动在北京蓝色港湾户外广场举行。活动通过“展、推、演、感”四位一体模式,全方位展示了京津冀休闲农业发展成果,为三地休闲农业协同发展注入新动能。
活动当日,京津冀三地休闲农业重点县及中国美丽休闲乡村代表依次登场,借助PPT展示、现场讲解与节目展演等形式,向北京观众生动推介本地特色休闲农业资源。其中,重点推出的环京休闲农业精品线路成为全场焦点。这些线路巧妙串联周边特色景点、乡村民宿与农事体验基地,深度融合“吃住行游购娱”多元要素,并以沉浸式互动设计,精准契合北京市民短途度假需求。廊坊市三河甘泉寺森林公园、浩然小镇,安次宋王务村,永清杨家营村等知名休闲旅游景点成功入选,成为北京市民休闲出行新选择。
此次京津冀休闲农业推介活动,不仅搭建起三地休闲农业交流合作的桥梁,更为京津冀协同发展在农业领域的深化推进提供新路径,助力打造京津冀休闲农业品牌,让更多人领略京津冀田园风光的美好与魅力。
廊坊的农文旅融合并非只有观光与住宿,更通过非遗传承和电商经济,为乡村发展注入持久动力。我市充分挖掘资源潜力,利用农村闲置宅基地建设直播基地、发展乡村电商营地,打造“淘宝村”“淘宝镇”。同时,依托永清核雕、胜芳花灯、大厂景泰蓝等传统手工艺及非遗项目,打造兼具文化韵味、建筑特色与旅居体验的非遗传承聚落。
锚定未来蓝图 乡村振兴再加速
近年来,廊坊围绕都市现代农业定位,通过抓园区、引资本、育主体、创品牌,初步形成了“春赏花、夏看绿、秋品果、冬摘菜”的休闲农业线路格局。目前,廊坊拥有中国美丽休闲乡村4个,省级美丽休闲乡村30个;精品星级企业(园区)48家,其中国家5星级园区3家;省级休闲农业精品园区7家,累计发布休闲旅游景点精品线路100余条。
廊坊市按照组织实施、示范引领、全域推广“三步走”。根据规划,到2027年底,计划完成100个村庄、3000套院落的改造建设,同时创建2个国家级乡村旅游重点村、培育5家国家甲级民宿。初步计划以“三点三线”带动“廊坊雅居”项目建设。“三点”,即以固安来康郡、三河燕达健康城、香河大爱书院等康养项目为中心,辐射带动周边村庄、闲置宅基地盘活利用,探索发展周末经济、陪伴经济和流量经济;“三线”,即重点打造3条旅游精品线路,以文旅产业带动周边乡村开发民宿,全力打造京津雄周边乡村旅居康养首选地。
从潮白河畔的特色民宿到温泉康养小镇,从非遗传承聚落到田园电商营地,廊坊正以农文旅融合为笔,以乡村振兴为纸,书写着属于自己的精彩篇章。在这里,乡韵乡愁不再是遥远的思念,而是触手可及的美好生活;古风古韵不再是尘封的记忆,而是鲜活生动的旅游体验;休闲养生也不再是奢侈的追求,而是人人可享的度假方式。未来,廊坊将继续绽放乡村旅游的独特魅力,吸引更多游客走进这片充满希望的田野,感受农文旅融合带来的无限活力与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