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中国科学院大学首次面向河北省开展本科招生。7月15日,中国科学院大学副校长郑阳恒、中国科学院大学发展规划办公室副主任赵永利到访张家口市第一中学。郑阳恒教授亲自为张家口市第一中学高一高二学生做专题科普讲座。双方就创新拔尖人才大中衔接培养进行座谈交流。
郑阳恒,粒子物理学博士,中国科学院大学副校长,玉泉书院副院长,在中国科学院大学建立粒子物理实验研究团队,深度参与了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BESIII实验和欧洲大型强子对撞机LHCb实验合作,在实验粒子物理、粒子探测技术领域的研究经验丰富,曾获得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资助,入选“万人计划”科技创新领军人才计划。
张家口市第一中学校长孙永青致辞
下午2:30,郑阳恒教授在艺术楼小报告厅做“粒子对撞机:探索微观宇宙的超级显微镜和探针”科普讲座。张家口市第一中学高一年级、高二年级200余名学生汇聚一堂,认真听取讲座。张家口市第一中学校长孙永青出席并致欢迎辞。
郑阳恒教授在讲座中介绍了微观粒子结构和宇宙演化探索的一些前沿物理目标,并以BESIII实验为例为同学们介绍了相应的创新实验方法和手段。
当代粒子物理与原子核物理的研究极大地推进了人类对物质深层结构和宇宙演化规律的认识。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BESIII实验是目前我国粒子物理研究的旗舰项目,具有独特的国际地位。
讲座全程高能,张家口市第一中学学子被科学魅力深深吸引,全神贯注倾听,积极互动提问,全场气氛活跃。在座学子表示,能在郑阳恒教授的带领下解锁前沿科技奇妙之旅,深感幸运;能在自己的学校听到最顶级的科学讲座,深感幸福!
张家口市第一中学副校长赵璟总结发言
张家口市第一中学副校长赵璟做总结发言,对郑阳恒教授的精彩表示衷心的感谢。他向在座学子介绍了中国科学院大学在高层次创新人才培养方面的领先地位,在科技强国发展中起到的重要作用,并希望所有学子以中国科学院大学为追求目标,以“孜孜以求”的科学家精神,成就“兴国益民”的科学报国理想。
中国科学院大学,简称“国科大”,是一所以科教融合为办学模式、研究生教育为办学主体、精英化本科教育为办学特色的创新型大学。截止到2024年12月底,共有研究生指导教师17868名,其中博士生导师9245名,中国科学院院士190人,中国工程院院士27人。“国科大”是中国科学院“率先建成国家创新人才高地”任务的重要承担者,培养了新中国第一个理学博士、第一个工学博士、第一个女博士、第一个双学位博士,培养了全国约四分之一的“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国科大”是国务院学位委员会首批授权学位自主审核的20所高校之一。根据全国第四轮学科评估结果,国科大30个学科被评为A类,其中A+学科18个。在2025年1月公布的ESI(Essential Science Indicators)最新数据中,国科大全球排名16位,位列内地高校第一位。
随后,郑阳恒教授、赵永利教授在学校行政楼会议室与张家口市第一中学党委书记陈红梅、校长孙永青、副校长赵璟进行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深度合作座谈会。
2025年高考,张家口市第一中学多名学生考取优异成绩并选择报考了中国科学院大学。对于张家口市第一中学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取得的成果,郑阳恒教授对给予充分肯定。座谈中,双方就科学实践在创新拔尖人才培养方面的重要作用达成共识,对大中衔接的创新途径进行了深度交流探索,并对暑假期间一中学子赴中国科学院大学研学事宜达成初步意向。
张家口市第一中学一直以来十分重视学生的科学素养培养与家国情怀培树,“科技兴国”种子深植于每个一中学子心中。此次中国科学院大学专家来访将更加激发学子走近科学、热爱科学、投身科学的信念,也为学校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提供了创新思路和有益指导,为构建大中衔接科技人才培养体系奠定了坚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