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发布会现场。河北日报记者 刘英摄
河北日报客户端讯(记者刘英)从7月16日廊坊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召开的全市防汛备汛工作新闻发布会上获悉,进入主汛期,廊坊全力做好防汛备汛各项工作,确保2025年安全度汛。
据了解,廊坊市今年以来平均降水量为202.6毫米,较历史同期(211毫米)偏少4.0%。各地降水分布不均,霸州、文安、大城较历史同期偏多8.6%至71.3%,大城偏多最显著,其余县(市)偏少9.1%至26.7%。
预计今年盛夏期间(7至8月),廊坊市2025年降水量较常年偏多二至三成,平均气温较常年同期偏高1至2℃。7月中旬暖湿气流强盛,多高温闷热天气,局地有发生短时强降水等强对流天气的可能。7月下旬至8月,区域性暴雨过程偏多,出现极端强降水可能性大,易造成城市内涝。
为切实筑牢汛期安全防线,该市落实落细各项防汛备汛工作举措,全力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严格落实以行政首长负责制为核心的防汛抗旱各项责任,落实各级各类防汛责任人2529人,及时调整防汛抗旱指挥部组成人员,确保防汛备汛工作有人抓、备汛措施能落地。
坚持做到“汛期不过、检查不停、整改不止”,组织各级各部门开展“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防汛风险隐患排查。截至目前,累计排查风险点位7363处,发现问题隐患292处,已全部完成整改或制定应急度汛措施。
修订完善《廊坊市防汛抗旱应急预案》及《廊坊市防洪预案》《廊坊市蓄滞洪区运用预案》《防汛避险人员转移预案》等专项预案。同时,该市已开展转移避险、防汛调度、水上救生、工程抢险等演练1032次、参演人员29625人。
加强物资核查增储,廊坊市累计储备物资装备价值4656万元,其中市本级1084万元。组织开展物资装备维护保养,确保关键时刻调得动、运得出、用得上。统计备案各级各类防汛抢险队伍,共组建防汛应急抢险专业队伍126支5274人;备案群众性抢险队伍1484支90363人。
今年是《河北省防汛避险人员转移条例》颁布实施的第二年。该市汛前组织相关县(市、区)编制完成防汛避险人员转移预案及“三个清单”,并做好转移避险各项准备工作。据统计,全市核定受威胁村街790个,受威胁区域村街已全部开展人员转移避险演练。
加强监测预警,该市建立联合会商研判机制,加强应急、水利、水文、气象、城管执法等部门信息共享,进入汛期后每日会商分析,遇有强降雨或者河道涨水过程,加密预报预警频次。强化高等级预警和应急响应联动,按照“谁预警、谁叫应”原则,进一步健全完善临灾预警“叫应”机制,确保预警信息直达基层防汛责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