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9月,一次造血干细胞捐献的宣传培训活动悄然拨动了廊坊市基层干部杜先生的心弦。当台上捐献者平静地讲述起生命的接力,那句朴素而有力的叩问——“对身体没有伤害,又能做好事,为什么不去做呢?”瞬间在他心里扎了根。当天,他毅然留下血样,成为中华骨髓库中一名坚定的志愿者。
时光流转,“入库后好几年了也没消息,我还以为这事没希望了呢。”杜先生笑着说。这份关乎生命的期待,在日复一日的基层工作中渐渐沉淀。直到今年4月,一个电话如惊雷般打破平静。电话那头告知配型成功的消息时,杜先生心头一颤:“有点激动又有点紧张、忐忑……毕竟第一次参加捐献。”这份复杂心情里,有对陌生过程的些许担忧,但更多是源于对那个未知生命沉甸甸的牵念。
彼时,距离他正式成为一名中共党员,仅仅过去一个月。鲜红的党徽在胸前才佩戴不久,“作为一名党员,就应该担起责任,发挥带头作用”——这掷地有声的信念,让那份初闻消息时的忐忑瞬间消融,化作义无反顾的坚定。那个生命承诺,此刻被赋予了千钧重量。
然而,他意识到自己略显单薄的身躯可能会成为阻碍——体重偏轻。为了以最佳状态完成这场生命的接力,杜先生开启了“增重之旅”。期间,他多吃高营养、高蛋白食物,一碗碗牛奶鸡蛋、一餐餐精心搭配的饭食……短短三个月,他增重了近20斤。这每一斤体重的增加,是血肉的分量,更是一个普通人、一名新党员守护远方那个未曾谋面的生命的执着和决心。
7月11日,他踏上了前往石家庄的列车。7月16日,在河北医科大学第一医院造血干细胞采集室内,仪器轻声运转,带着体温的希望涓涓流淌。妻子安静地守在杜先生身边,目光里交织着心疼与无法言喻的骄傲。经过四个多小时的采集,杜先生顺利完成捐献,成为了中华骨髓库第20570例、河北省第866例、廊坊市第39例造血干细胞捐献者。
“愿患者能早日恢复健康,重新拥抱阳光,去感受生活里那些细微而美好的瞬间,加油!”杜先生祝福道。
从留下血样那一刻无声的善念,到得知匹配时党员身份催生的果敢;从为捐献达标而增加的每一斤分量,到最终伸出手臂完成这场静默的接力——杜先生每一步都走得平静而坚实。那20斤体重的背后,是“为人民服务”的誓言在生命维度上的深情具象。这份沉甸甸的馈赠,不只为远方点亮一盏微弱的生之烛火,更为我们时代的精神星空增添了一颗名为“奉献”的星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