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学们知道什么是烽火台?什么是关城?长城有一共有多少关城吗?”7月10日,一段生动的长城知识问答拉开了凉水河乡“与长城守护员同行”主题教育活动的序幕。
为深入践行习近平文化思想,弘扬长城文化,凉水河乡清河沿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组织开展了“与长城守护员同行”主题教育活动。
本次活动创新采用“故事讲述+科学普及”的互动模式,邀请本村长城守护员苏国林担任主讲。苏国林自2015年受聘于县文物保护所以来,十年如一日负责辖区内8.57公里长城段的日常巡查与保护工作。在完成日常巡查、垃圾清理等基础工作的同时,他积极开展文物保护宣传教育工作,因其突出贡献,先后获得省、市、县三级“优秀长城保护员”称号,并入选河北省“双争”光荣榜典型案例。
“城墙的裂缝,就像老人脸上的皱纹,需要我们精心呵护。”活动中,苏国林向青少年讲解了长城巡查工作要点,巡查需要检查什么、如何检查,遇到新裂缝或需要修缮的地方如何处理等知识。“长城不仅是石头和泥土,更藏着中国人的智慧与勇气。”老人意味深长地说,“长城凝聚着中华民族的智慧,需要我们共同呵护——不破坏、不刻划、不乱扔垃圾。”
在文化科普环节,志愿者通过互动教学方式,向青少年讲解长城建筑知识,现场展示了烽火台、关城等建筑的图片资料,重点介绍了山海关作为“天下第一关”的历史地位。孩子们积极参与互动,对长城文化表现出浓厚兴趣。
“我们通过‘守护员讲故事+科学普及’的方式,让文化传承具象化,特别是通过苏国林的事迹,使青少年们深刻领悟到‘平凡岗位铸就非凡价值’的人生哲理。”凉水河乡负责人表示,下一步,该乡将以此活动为契机,持续深化“长城在我心中”主题活动,推动文化遗产保护与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深度融合,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注入新的活力。
来源:青龙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