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
南开大学中国式现代化乡村工作站
在河北省祖山镇花厂峪村隆重揭牌,
一场“书本走下山,智慧活入村”的
校地协同乡村振兴实践正式启航。
揭牌仪式上,南开大学“师生四同”社会实践队的师生代表与祖山镇和花厂峪村干部、驻村教育部干部面对面,就村史、民俗、红色文化资源等话题热情交流。“花厂峪村既有青山绿水,也有红色基因,这些都是发展乡村旅游的‘金名片’。”村党支部书记赵凤鸣如此说道。实践队队长南开大学旅游与服务学院副院长杨德进回应:“我们的初心就是把课堂里的理论知识转化成可落地的‘金钥匙’,为花厂峪注入实实在在的智力支持。”
随后的几天里,实践队师生深入祖山风景区、抗日纪念馆、烈士陵园,实地探访20余家农家乐,细致查看村道、饮水、通信等基础设施;与村民促膝长谈,听取他们对农产品品牌推广、乡村民宿升级、红色旅游线路规划等诉求。最后,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结合实际提出了“接地气”的建议,村民们听了连连称赞:“这些想法说到了咱老百姓的心坎里!”
花厂峪村近年来凭借优美生态和深厚红色底蕴,先后被授予“中组部红色美丽试点村”“国家森林乡村”“全国文明村镇”等荣誉。此次南开大学乡村工作站的落户,拉近了高校智力成果与乡村实际需求的距离。祖山镇相关负责人表示,今后将进一步深化校地合作,定期邀请高校专家开设培训课程、组织大学生暑期支教和创业实训,让“智力活水”常流不断,让花厂峪的绿水青山和红色基因真正转化为农民增收、乡村振兴的“金杠杆”。
来源:青龙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