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栏语:
今年是“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五年栉风沐雨,五年砥砺前行。在区委区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全区上下以实干笃定前行,以拼搏奋勇争先,取得了一系列高质量发展硕果。海港区融媒体中心即日起在各平台推出“奋勇争先在海港 决战决胜‘十四五’”专栏,聚焦海港区经济、文化、教育、医疗等领域五年来发展取得的成绩,展现海港区落实全面深化改革、推动区域高质量发展再上新台阶的生动实践,凝聚起全区人民团结奋进的磅礴力量,为实现“十五五”良好开局打牢基础。
海港区牢固树立“项目为王”理念,通过高质量推进、大力度优化、全方位保障等多项措施,为项目建设提供全周期的优质服务,持续跑出项目建设“加速度”,奏响高质量跨越式发展奋进曲。
夏日的海港区,处处涌动着项目建设的热潮。当前,国电电力秦皇岛发电有限责任公司2×350MW等容量替代热电联产项目正在紧锣密鼓地建设中,现场工程车辆往来穿梭,工人们各司其职,一派繁忙景象。该项目总投资约28.15亿元,占地137亩,由国家能源集团国源电力有限公司和河北建设能源投资股份有限公司共同投资建设,计划2025年年底前实现双投。新机组建成后,将接续两台20万老机组的供热能力,机组能耗水平降低30%,碳排放水平降低30%,能为海港区、山海关区居民集中供热。
秦皇岛发电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党委副书记杨福成介绍:“此外,还设计了每台机组35吨/小时的工业供汽能力,可以实现周边30公里内的工业蒸汽覆盖,为地方招商引资提供新的基础设施资源。另外两台机组可以消纳中水、污泥,为城市发展提供更好的基础设施条件。新机组建成投产后,预计每年产值10亿元以上,为地方创造利税2亿元以上,将大大助力地方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作为河北省重点工程,该工程实现了多项首创,不仅是全球首台采用筒形高压缸的350MW高效超临界燃煤火电机组,还是国内首座采用内径7米、高度120米自立式大直径单筒钢烟囱的火电机组。
杨福成说:“机组采用顶层设计、需求驱动的原则,设计了很多智能智慧应用,可以实现机组各负荷段的全自动控制,实现全负荷自动巡航,运行自趋优,故障自处理等功能,大大提高了机组运行的自动化水平和运行效率。”
在位于海港区杜庄镇的秦皇岛联络压气站,工作人员正在开展日常巡检工作。据了解,秦皇岛联络压气站是连接华北天然气管网和东北天然气管网的交接点,承担着东北地区向京津冀地区输送调峰资源的重要作用。2024年,通过对中俄东线秦皇岛分输清管站增设压缩机组,满足了中俄东线高月均日调峰的需求。
国家管网集团北方管道公司秦皇岛作业区副主任张猛说:“秦皇岛分输清管站增加压缩机工程于去年11月27日投产,自去年5月份进场,历经165天建设期,它的投产标志着中俄东线成功上量380亿标方每年,为俄气南下奠定了基础。”
仅用165天完成建设并顺利投产,充分体现了项目建设的“海港区速度”。在该项目建设过程中,各参建单位紧密配合,持续优化方案,实现了从项目启动到投产的高效推进,为中俄能源合作的进一步深化奠定了坚实基础,也为海港区的能源保障和经济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
一直以来,海港区做细做实领导包联重点项目、重点企业工作,持续推进项目“早班”调度机制,深化全生命周期管理服务和“六即”改革,以破难之举解决重点项目建设制约问题,用优质服务和要素保障推动有效投资扩容增长。截至目前,全区共布局省市重点项目74项,总投资规模达494.36亿元。全区各相关职能部门秉持高效务实的工作作风,持续优化营商环境,为项目建设提供全周期管理服务,建立项目服务“直通车”,推动项目建设“加速度”,为区域经济高质量跨越式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新动能。海港区数政局主动与项目单位对接,提前介入,提供帮办代办服务,打造工业、仓储、居住等21类“主题式”项目审批流程。按照“抓提速、增占比、促跨越”的工作思路,充分发挥各项改革叠加综合效应,将“拿地即开工”模式升级为以“承诺制”为核心的“承诺即开工”模式,建立政府制定标准、部门靠前服务、企业信用承诺、行业有效监管的运行模式,进一步优化审批流程,全面提升项目审批速度。
海港区数政局项目建设股副股长李大维说:“海港区数政局通过召开企业家座谈会、开展走访调研等方式,不断强化服务意识,主动问需问计,精准了解项目和企业所需所盼,‘点对点’帮助解决水电气热排报装、联合验收等方面的问题,以‘硬投资’项目改革为有力抓手,持续优化营商环境,提高各类要素保障率,推动项目早落地、早开工、早达产,让企业感受到海港区优化营商环境的力度和亲商、爱商、重商的温度。”
来源:今日海港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