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争有我——365百姓故事汇】
在秦皇岛经济技术开发区世纪家园社区,有一个浸润着革命传统的家庭——吴和平家庭。今年5月,这个家庭荣获了“全国文明家庭”称号。祖辈的烽火岁月、父辈的忠诚奉献与子辈的岗位建功,共同铸就了这户人家弥足珍贵的精神财富。
“政治上坚定信念,工作上精益求精,生活上知足常乐、严于律己。”这是吴家的传世家风。吴和平的岳父王世煜在1931年入党,1932年受托在阜平县柳峪村建立了该县第一个农村党支部。岳母刘志华,16岁任村妇救会主任,她的三位兄长均死于日军之手,为掩护战友,她还痛失幼子,身负国恨家仇,矢志投身革命。吴和平的父亲吴麟春、母亲许靖在抗战时期参加八路军,随部队南征北战,屡立战功,留下多枚珍贵的勋章。吴父在战斗中负伤,是老乡用盐水救治才得以生还,胸前的伤疤时刻提醒吴父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并严格教育儿女。
吴和平在海军服役21年,两次获评“五好战士”,荣立三等功。转业到铁路后,他多次获评“优秀纪检干部”等称号。妻子王晓港年轻时想当兵,父亲坚决不“打招呼”,于是她扎根铁路基层,从叉车司机、货运员干起,上了12年夜班,凭借实干入党提干,荣获多项荣誉。
吴和平和家人们围坐一起共同学习,在共读中传承良好家风。 通讯员 金子琳 摄
吴和平说:“我们夫妇俩坚持每日学习,日常还担任社区草根宣讲员,以实际行动践行党员义务。”
吴和平坚持读书写作17载,夫妇俩共同出版了《耕耘集》《岁月留痕》《融媒留下永恒瞬间》等书籍,发表文章600余篇,多篇收录在市级文集。他们还向图书馆捐赠图书2100余册。为传承好家风,他们撰写了20万字《父母的足迹》回忆录,并举办“红色家风作品展”。他们的家庭荣获“全国五好家庭”“河北省文明家庭”等称号。
良好的家风如春雨,看似无形,却在日复一日的浸润中,影响着每个成员走过的路、选择的方向。吴和平儿子吴昊在港口外轮代理岗位忠诚履职,儿媳郭晴也是岗位能手,孙子吴谦佑品学兼优,曾参加预备役训练获评“优秀标兵”。吴谦佑制作的手抄报讲述了太爷爷的抗战故事,立志长大后要当特种兵,良好家风在新时代少年心中生根发芽,并影响着他的人生选择。
来源:秦皇岛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