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我市打出“组合拳” 全面筑牢汛期安全防线)
7月10日起,河北省进入为期一个月的主汛期,我市立足防大汛、抢大险、救大灾、抗大旱,通过提速水利工程建设,加强堤防隐患排查工作、备足防汛物资等多项举措,织密防汛安全网,全力守护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蓄滞洪区水利工程是防洪体系的关键组成部分,也是重要的防洪措施。在东淀蓄滞洪区莲花渠泵站施工现场,一派忙碌的建设场景,工人们正在为已完成回填的堤顶铺设钢板,这些长6米,厚2厘米的钢板既保障日常施工通行,也能为汛期抢险物资运输构筑快速通道。同时,启闭机排架柱模板架设以及施工围堰拆除工作也在同步加紧推进。
东淀蓄滞洪区(河北省部分)防洪工程与安全建设项目建设处工程技术科科长 朱佳奇:我们督促施工单位增加人员和机械,实行24小时值班制度,并且引用智能化施工技术,提升工程安全管理,保证施工质量。我们还储备了大量的应急抢险物资,一旦上游发生紧急来水,我们紧急调配,对风险点进行加固,保证2025年安全度汛。
去年9月开工建设的文安洼蓄滞洪区滩里分洪闸,承担着蓄滞洪区“分区启用、动态调蓄”的重要功能。目前分洪闸启闭室结构已全部封顶,闸门安装已经完成,具备挡水功能。连日来,施工人员正在加紧进行二次结构砌筑、翼墙两侧回填施工。为安全度汛,施工单位加强监测预报预警,提前制定了防洪度汛预案和超标准洪水预案。
廊坊市水务发展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党委委员、文安洼蓄滞洪区(河北省部分)防洪工程与安全建设项目建设处处长 刘玉东:目前滩里分洪闸已完成90%的工程量,进入了收尾阶段。当前我们的核心就是做好防洪度汛,为此,我们构建了智慧化预警系统、开展了全链条实战演练,建立了常态化联动机制。滩里分洪闸建成后,可以与小白河、任河大分洪口门协同联动,精准分配洪水流量,避免单一区域洪水压力过大,形成一套精准可控的分洪调控体系,大幅增强京津冀三地跨区域防洪协同效能。
除了加快水利工程建设,我市还全面开展河渠堤坝隐患排查治理工作。在安次区永定河蓄滞洪区焦庄险工险段,防汛人员正在巡堤查险,及时发现并上报砌石损坏、透水等潜在险情,确保隐患第一时间消除。今年以来,安次区制定《防汛隐患排查整治工作方案》,从3月份开始,对辖区内主要河道、堤防、水闸、扬水站等关键水利设施开展全面排查。截至目前,累计排查出隐患17处,并全部完成整改。
安次区水利局党组成员、副局长 安运涛:将按照汛期不过、排查不停、整改不止的工作要求,持续对辖区内河道、堤防等重点水利设施开展汛期隐患排查工作。同时结合汛期水情、雨情变化,及时调配人员物资,对发现的隐患问题及时消除整改,确保辖区安全度汛。
目前,我市在建蓄滞洪区防洪工程22个施工标段都在稳步推进,水利部门建立了在建水利工程和重点监管项目度汛清单,加密巡查频次,确保安全度汛。同时扎实开展隐患排查、加强预案演练等工作,截至目前,排查出的126处防汛隐患已全部整治完成,市本级储备各类防汛物资1730.96万元,抽调应急、气象、水文等部门业务骨干组成工作专班联合办公,严格落实24小时值班制度,为安全度汛提供坚实保障。
来源:《廊坊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