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天气趋势分析
预计未来5天,我市以晴到多云天气为主,12日-16日将先后出现高温天气,湿度较大,体感闷热,最高气温可达35~39℃。其中,14日白天湿度较大,体感闷热,高温中暑气象等级为Ⅱ级,14日夜间全市有分散性雷阵雨;15日最高气温可达39℃,天气干热,高温中暑气象等级为Ⅱ级。请广大市民及时关注最新天气变化,做好高温防范工作。
具体预报:
全市最高气温天气预报图示:
7月14~15日全市最高气温分布图
二、高温中暑气象等级预报及影响
根据炎热指数计算方法可得高温中暑气象等级,其中12-13日为Ⅲ级,较易中暑;14-16日为Ⅱ级,易中暑。
在高温和热辐射的长时间作用下,人体易出现体温调节障碍,或水/电解质代谢紊乱,或神经系统功能损害,或心血管功能障碍的症状。
三、心脑血管疾病气象等级预报及影响
12-16日我市气温最高气温将超过35℃,心脑血管疾病发生处于高风险等级。
(一)疾病风险提示及建议
心脏病风险增加:高温环境中,人体为散热会使皮肤血管扩张,血液更多流向体表,回心血量减少,导致心率增快。高温下大量出汗若未及时补水,会造成血液黏稠度升高,同时,脱水会使血压下降,进一步加重心脏负担。
脑血管疾病风险增加:高温易引发大脑供血不足,对于高血压等脑血管弹性差患者,易增加中风风险。若从高温环境突然进入低温空调房,温差刺激可能导致脑血管剧烈收缩,血压骤升,易引发脑出血。
(二)康养健康提示及建议
1、气温持续升高,避免高温时段外出,如需外出需做好防晒,随身携带水和急救药物。
2、保持室内通风,合理使用空调,空调温度不宜调得过低,不要频繁冷热切换。空调房内注意保暖,尤其避免颈部、头部直接吹冷风,进出房间时稍作停留,适应温差。
3、及时补水,少量多次,避免冰水,适当补充淡盐水或电解质饮料。
4、老人还需要注意监测血压、血糖,保持情绪稳定,避免因天气变化而产生焦虑、紧张等不良情绪,诱发心血管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