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7月10日,衡水市生态环境局新闻发言人、党组成员、副局长霍纪东在市政府新闻办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说,衡水市生态环境局围绕改善水环境质量,狠抓各项工作落实,全市水生态环境质量持续向好。
据介绍,1—6月份,衡水市国省考断面优良水体比例达到84.6%,7个国控断面中6个水质达到优良,衡水湖水质稳定保持在Ⅲ类标准。城市黑臭水体实现动态清零。县级以上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保持在100%,切实保障了市民的饮水安全。衡水湖、滏阳河(艾辛庄-子牙河段)被评为省级美丽河湖。
衡水市生态环境局加强重点河湖的监管,通过重点河流水质日监测、日报告,深入分析研判13个国省考断面水质。24小时盯守、对比分析衡水市上游每条入境河流自动监测数据,对于数据超标情况第一时间发出预警。同时,通过每日巡查保障全市河湖水质稳定达标。此外,为确保在汛期来临时国省考断面水质稳定达标,衡水市生态环境局与水利、气象等部门积极沟通对接,协调引水及汛期泄洪工作,加强汛期水环境质量监管。
在水环境污染防治攻坚方面,市生态环境局推进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划、立、治”,全市各级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均已划定保护区,并持续排查整治水源保护区环境问题。在推进城镇污染治理方面,常态化巡查市区河渠黑臭水体,组织开展城市黑臭水体专项整治行动,巩固城区黑臭水体治理成效,确保实现城市黑臭水体动态清零。市生态环境局全力推进重点污染源管控,不断加大入河排污口排查整治力度,进一步健全查、测、溯、治工作规范体系,基本完成全市重点河渠的入河排污口排查整治任务,全市共排查登记入河排污口(含雨水口)805个并全部完成溯源和整治。
衡水湖作为衡水市重要的生态名片,衡水市生态环境局全力抓好衡水湖生态治理,多渠道引水,加大生态补水力度,跨流域调水,充分利用引黄、引卫和岳城水库等渠道,保障衡水湖水资源充足,维持湿地生态水位稳定。同时,对卫千渠、冀码渠、清凉江、滏东排河等4条主要引水河道两侧各1km范围内的污染源全面排查,开展引水河道综合整治,从源头上减小污染物入湖风险。封堵取缔引水河渠两侧各类污水排放口,加强衡水湖周边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目前衡水湖周边村庄已实现生活污水治理全覆盖。同时,市生态环境局加密引水期间水质监测,对衡水湖引水沿线水质每日进行水质监测,确保 “净水入湖” 。
下一步,衡水市生态环境局将坚持“河湖统领、三水统筹”,突出重点区域,聚焦关键领域,以美丽河湖建设为抓手,不断提升水生态环境治理保护效能,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为加快建设经济强市美丽衡水作出新的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