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红色基因,培育时代新人
——“一纸匠心”红色教具为乡村教育注入新活力
当瓦楞纸板化作可触摸的历史场景,当拼装游戏成为传承红色基因的载体,廊坊师范学院“一纸匠心・创教筑梦”红色教育公益团队以创新实践开辟乡村红色教育新路径。6月15日,这支由廊坊师范学院美术学院项目指导教师张瑞、刘志霞及负责人张小宇带领的团队走进廊坊市炊庄小学,通过自主研发的红色纸板教具,为乡村儿童带来一堂 “看得见、摸得着、玩得懂” 的沉浸式红色主题课。
活动现场,30名二年级学生化身“小英雄”,在项目负责人张小宇的引导下,仅用15分钟便完成“抗美援朝”主题瓦楞纸板场景搭建。团队巧妙融入游戏化设计,将每块纸板转化为历史知识点,使课堂互动率提升60%。“长征拼图挑战赛”“红色剧场”“英雄人物角色扮演”三大互动板块环环相扣,学生们在拼接雪山草地图案、演绎雷锋情景剧、解锁英雄事迹卡片的过程中,实现知识问答正确率从35%到72%的跨越,教具互动环节人均参与时长超25分钟。
这场别开生面的教学实践,是廊坊师范学院多年培育的创业团队核心成果的落地转化。指导教师刘志霞介绍,团队将教具模块设计精简化,适合小学生学习使用和操作,创新可拆卸结构使运输体积缩减,既保留核心教育元素,又适配乡村物流条件。该系列教具套装已获国家版权局作品登记,并取得了多项省级奖项,其 “教具研发—课程设计” 一体化模式,被炊庄小学主任评价为“游戏化教具让学生的课堂专注度提升显著,触觉体验使红色知识内化效果提升40%以上。”活动期间,团队还向学校捐赠“红色教育资源包”,助力乡村教育资源升级。
作为廊坊师范学院重点孵化的创业团队,“纸匠团队”已形成“城市定制盈利反哺乡村公益”的可持续模式,2024年至今已在京津冀地区开展12场同类公益活动,覆盖了6所小学,累计惠及学生1200余人。
团队成员李䕨表示,看到孩子们拼装教具时的专注,不仅坚定了团队用创意传承红色文化的信念,也让他们在教具研发与课堂设计中提升了专业能力,明确了将个人创业与社会公益结合的成长方向。项目负责人张小宇称,未来团队将在小学建立“红色纸艺工作坊”,每月开展主题活动,针对低年级开发“红色故事套盒”,希望通过持续实践让红色教育滋养乡村儿童心灵,在服务社会中实现创业价值与个人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