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争有我——365百姓故事汇】
6月23日,在天山南麓的新疆科技学院,忙碌了一天的梁顺攀驻足回望工作了两年的校园,想到援疆即将结束,心中不免泛起不舍之情。
“两年时光,学院倾注了我太多的心血。从专业课程体系的构建到实验室建设,从科研团队组建到现代产业学院工作推进,我和同事们一步步探索、努力,这里的一切都让我难以割舍。”想到学院还有许多未完成的工作,梁顺攀快步回到住处,打开电脑继续工作。
2023年8月,燕山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梁顺攀肩负着组织的重托和家人的叮嘱,背起行囊,跨越3000公里,来到新疆科技学院担任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院长。初到新疆,干燥多风的气候给这位来自广东、长期生活在秦皇岛海边的教授来了个“下马威”。“习惯了温暖湿润的气候,初到新疆,血压升高、皮肤干燥、喉咙敏感,适应了很久。”梁顺攀回忆道。同时,身份的转变给梁顺攀带来新的挑战。“在燕山大学,我虽然有管理经验,但担任院长职务还是有很大压力。”那段时间,梁顺攀压力骤增,两个月后查出高血压。两年来,每次回秦皇岛休假,他几乎都会生病。“可能是工作太紧张,一放松就病倒了。”梁顺攀笑着说。
梁顺攀在课堂上传授知识。(图片由市文明办提供)
2024年,一年援建期将满,梁顺攀考虑到学院学科建设正处于关键时期,毅然申请续期一年。“学院申报的新专业和实验室建设刚刚起步,合格评估工作也到了关键时刻,还有很多设想没有实现。”面对孩子们的呼唤,梁顺攀毅然选择留下。他说:“作为教育工作者,不能把未完成的工作撂下就走。”
援疆期间,梁顺攀聚焦学科实践难题,特别是在智慧诊疗领域,整合两地科研力量,组建跨校科研团队。他带领团队日夜攻关,提出具有重要应用价值的算法模型,并在新疆巴州和秦皇岛试点转化应用,为临床实践提供技术支持。
近期,学院本科合格评估进入关键阶段,梁顺攀忙得连轴转。他积极参与调研、座谈,为学校发展谋划献策。同时,他还承担着《计算机网络》课程教学任务,指导学生实验和研究生研究工作。“这是一次神圣而难忘的经历,也是一次宝贵的学习机会。”梁顺攀说。他先后获得燕山大学教学标兵、优秀共产党员等荣誉,并入选2024年度河北省“最美教师”。从渤海之滨到天山脚下,梁顺攀用教育者的初心、科研者的执着、奉献者的担当,书写着新时代教育工作者的敬业篇章。
来源:秦皇岛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