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师恩成星河
2025年的高考落幕时,648分的数字终成定格。可当我合上笔盖的瞬间,脑海里翻涌的不是试卷上的 ABCD,而是三年里那些被老师掌心焐热的时光。每一次的鼓励,每一次的开导,每一次的陪伴,都成为我成长路上最温暖的力量。正是这些爱,让我在面对困难时不再害怕,在追求梦想时更加坚定。
感恩一中,它将爱平等而饱满地赋予每一个学子;感恩每一位给予我爱与力量的老师,让我们每一个人都在爱的包围中茁壮成长,有勇气去追逐更美好的未来。
口袋里永远装着糖果的 “魔法妈妈”
与李晓敏老师合影
她只是偶然地接到了我的报考咨询电话,因此成为了陪伴了我三年,关怀了我三年的“魔法妈妈”。从一入学身体不适的关怀,到家庭困难的关切和帮助;从日常生活的无微不至,到学习路上的帮助和鼓舞。三年来,她从未间断为我和我们家庭的关照,我遇见的每一件小事,都会成为她为之努力的重要事情。
高三英语瓶颈期的时候,我每天都在焦虑。李老师为我找到一节合适的网课,并帮我付了补课费,为我充了网盘会员方便学习网课。就是那一场课让我对英语有了超越当时认知的思维跃进。之后的时间里,李老师不仅为我打印了好多英语例文,还在考试后关心我的英语学习状态。有很多次,我都会惊喜于李老师的到来,收到老师的礼物(水杯笔记本零食……),最难忘的是李老师对我的谆谆教诲与开导。每当我有了困难,李老师总会第一时间帮我解决。现在回忆起来总幸福地冒泡……
李晓敏老师和张杰妈妈
用 “磁性声线” 讲透人生的哲学家
与陈碧海老师和岳春海老师的合影
“水因地而制流,兵因敌而制胜”—— 陈老师的数学课总像一场思维的冒险。他讲函数时会突然停下:“这道题像不像人生?拐点之后必有坦途。” 有次我纠结选科方向,他在办公室泡了两杯茶:“数学教会我们逻辑,更要教会我们‘恩情’—— 记住每个拉过你一把的人。” 他的声音像浸过蜜糖,连讲导数题都带着诗意,后来我才懂,他教会我的从来不止 sin 和 cos,更是 “在坐标系里找到自己的象限” 的人生智慧。
那个看穿我所有心事的 “树洞先生”
与班主任于海老师的合影
百日誓师后我想坐讲台两侧,他却只说:“一模考好了随你挑。” 后来才明白,这是他不动声色的激励。高考考语文那天,我紧张得上错了楼,远远看见他站在考场门口冲我笑,那一刻突然就镇定了 —— 他好像永远知道我需要什么,不用开口,一个眼神就够。
语文老师:用文字为我筑造铠甲的人
与梁文虎老师的合影
岳明老师在高一为我夯下文言基础,万慧老师教会我 “用文学丈量人生”,而梁文虎老师则像个持剑的绅士,陪我打磨作文开头到深夜。“deepseek 的文笔要配得上‘士不可不弘毅’”,他会和我争论名言的用法,却在高考当天特意戴上红色领带。我上错楼时,他那句 “走错路才会遇见风景”,让我突然懂了他课堂上说的 “文章要见天地,先见自己”。
在公式里藏着温柔的 “严师”
与岳春海老师和于海老师的合影
与刘昌青老师合影
与王岩敏老师的合影
岳春海老师总笑着递来新卷子:“能不能写完?” 可我知道,那些画满红勾的物理卷里藏着期许;刘昌青老师为我搭起化学大厦的骨架,王岩敏老师接棒后,在某个晚自习听我哭诉焦虑,她没说太多,只是指着元素周期表:“你看,每个元素都有自己的沸点,你也快了。” 地理课上,苏银霞老师在我 “混沌” 时陪我聊了两节课,闫丽媛老师则用严厉的纠错本,让我学会在经纬线间保持严谨。
轻舟过处,皆是灯火
郭英秀老师
郭英秀老师在高考前塞给我的参考书里,夹着一张纸条:“笔下有山河,心中无畏惧。” 如今再看,那些曾经让我焦虑的分数,早已化作老师们掌心的温度。一中 “兴国益民” 的校训,原来早被他们用行动写进了我的生命 —— 从李晓敏老师的补课费,到梁文虎老师的红色领带,这些爱不是单向的给予,而是教会我 “接过高光,再照亮别人”。
此刻突然明白,648分从来不是终点,而是老师们用三年时光,为我写下的第一封情书。愿未来某天,我也能成为别人生命里的 “掌灯人”,让这份温暖,在人海里一直流淌下去。
与贾硕杰老师合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