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烽烟散尽八十载,青史长铭抗战魂。值此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之际,《青龙报道》与县委党史研究中心联袂推出《烽火记忆》特别专栏。专栏以尘封的珍贵史料为经纬,以鲜活的口述实录为注脚,全景式铺展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青龙儿女浴血山河、抵御外侮、救亡图存的壮丽史诗。让我们赓续传承伟大抗战精神,踔厉奋发,勇毅前行,共同谱写青龙“赶超跨越”辉煌篇章。
虎口除奸
——粉碎日伪阴谋的英勇行动
在抗日战争的艰苦岁月里,冀东地区的青龙县成为了抗击日伪侵略的重要战场。1933年8月11日,伪满洲国傀儡政权悍然设立青龙县。1942年2月,日伪为了扑灭当地的抗日力量,在青龙境内推行极其残暴的集家并村政策,实施惨绝人寰的“三光”政策,制造大片无人区,并对“无人区”展开残酷“扫荡”。与此同时,日伪强迫老百姓修筑“人圈”,妄图将八路军和地方干部困死在青龙山区,切断抗日力量与群众的联系。
在这一黑暗时期,青龙县伪干沟维持会会长袁庆汉,成为了日伪统治的帮凶。袁庆汉绰号“袁大白话”,系周丈子乡望宝盖村(今三星口乡一带)人。他凭借日伪势力,横行乡里,鱼肉百姓,是个彻头彻尾的铁杆汉奸。为了向日军表忠心,他用百米麻布在干沟街上挂起“打倒八路匪,保我家园”的横幅标语,颠倒黑白,污蔑抗日力量。在修筑“人圈”的过程中,他为了早日向日军邀功,亲自监督施工,哪怕是老弱病残,也被他驱赶至“人圈”旁,致使当地百姓对其恨之入骨。然而,由于有日军撑腰,百姓们敢怒而不敢言。
面对袁庆汉的恶行,抗日干部杨文楼、潘凯、许忠决定为民除害,铲除这一日军的“忠实”爪牙。但袁庆汉行事极为谨慎,从不轻易单独外出,总是与日军一同行动,且他居住在干沟街,周边设有伪警察署等日伪军机构,重重防卫给锄奸行动带来了极大的困难。经过深思熟虑,杨文楼等人决定乔装入街,智取汉奸。
1943年6月的一天,杨文楼、潘凯、许忠携带从敌人处获取的良民证,装扮成普通百姓。他们挎着一篮杏儿,挑着柴禾,径直朝着袁庆汉的杂货店走去。到达杂货店后,杨文楼、许忠在门外负责警戒,潘凯则进入杂货店院内。袁庆汉见有人进来,便询问:“买点什么?”潘凯回应道:“不买什么,我有点杏儿,您要不要?”袁庆汉起初连说不要,但其小儿子嚷着要吃,袁庆汉只好说:“好吧,好吧…… 我去看看!”随后便跟着潘凯来到院外。此时,杨文楼、许忠早已在此等候。袁庆汉看到篮子里的杏儿,顺手抓了一把吃起来,边吃边问价钱。许忠假意称杏儿,就在袁庆汉掀起长袍前襟准备兜杏儿时,潘凯突然将杏儿篮子扣向他的长袍,迅速掏出藏在杏儿底下的手枪,抵住袁庆汉的胸口。袁庆汉惊恐地“啊”了一声,吓得浑身颤抖。许忠趁机一脚将他踹倒在地,潘凯随即用绳子将其捆绑起来。许忠严厉地斥责道:“袁庆汉,你给日军当走狗,欺压百姓,破坏抗日,今天跟我们走一趟!”
为了扩大抗日影响,震慑其他汉奸特务,杨文楼、潘凯、许忠押着袁庆汉在干沟街上游行。他们让袁庆汉边走边喊:“我叫袁庆汉,是个大汉奸,专门给日本人卖命,现在罪有应得!”伪警察分署的伪兵得知会长被抓,顿时乱了阵脚,吓得纷纷逃窜。杨文楼等人将袁庆汉押至空荡荡的警察分署院内,此时,围观的百姓越来越多。许忠当场宣布袁庆汉的累累罪状,并决定对其处以死刑。话音刚落,杨文楼一枪击毙袁庆汉,让当地百姓积压已久的仇恨得以宣泄。
临走前,杨文楼、潘凯、许忠破坏了警察署的电线,摘除电话机,随后跑到干沟街南山顶上。他们俯瞰下方,只见分署的伪军如丧家之犬,灰溜溜地回到警署。伪军们见没有八路军的踪迹,便虚张声势地呼喊“抓八路”,并向四处胡乱射击,却始终不敢出街搜捕。
袁庆汉被处决后,百姓们奔走相告,欢呼雀跃。而日伪军则惊恐万分,惶惶不可终日。干沟伪警察所所长和一名警长,为求自保,主动托人与地方干部联系,表明不再当汉奸,要做堂堂正正的中国人。此次锄奸行动,沉重打击了日伪军的嚣张气焰,极大地激发了当地乃至全县人民的抗日热情,为开辟抗日根据地创造了有利条件,彰显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抗日力量不畏艰险、敢于斗争的精神。
来源:青龙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