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旗在基层一线高高飘扬】
7月3日清晨,大雨初霁。走在碣石山下杏树园村的村路上,一排排洋房整齐排列在路的两侧,微风裹挟着淡淡花香扑面而来,绿荫花影间,美丽乡村尽收眼底。
这个三面环山的小村子,曾因土地资源有限,村民收入极低。“人均二分地,想吃饱都难。”村民刘书勇说。
“咋能过上好日子?”为了打破耕地制约,上世纪70年代,村民就开始自发种植花卉,但因布局分散、技术水平低,花卉种植没有形成规模,也卖不上好价钱。“就拿眼前这盆柠檬树来说,这是长在南方的植物,没有经验,在咱这儿养不活。”刘书勇指着一盆柠檬树盆景告诉记者,在种植盆景初期,他们一家一度想过放弃。
“咋能养好盆栽花?”村“两委”领着老百姓带着问题找答案。在多次学习考察后,村“两委”决定带领大家走专业化、品牌化、规模化的产业发展路子。村党支部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组织党员先锋户带头,挨家挨户进行培训、指导,增强村民在花卉种植上的本领和信心。村内种植经验丰富的党员分组对种植户进行包联式帮扶,帮助村民提升种植技术,培养出精品花卉。
“咋能卖出好价钱?”花养好了,村民又有了新难题。村民零散种花,效益低、销路难。
“为了将花卉卖出好价钱,村里成立了花卉协会,在10余名花卉经纪人的联络下,客商来咱村里收花,咱村的花不愁卖。”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王志刚说,为方便花卉交易,杏树园村成立了花卉交易市场,打造自己的花卉销售集散地。花卉协会搭建起网络销售平台,将鲜花盆景销往全国各地。同时,杏树园村还借势最美乡村建设,斥资8000万元修缮道路、整治河道、扮靓村容,引得八方客商纷至沓来。“销售旺季时,每天来收购鲜花的货车有二三十辆,日交易额近百万元。”王志刚说。
记者了解到,该村还通过统一布局,实现一户一品种植模式,即每家专修“一道拿手菜”,以差异化种植方式培育精品花卉,同时避免村民间的竞争。目前,杏树园村种植的鲜花品种有100余种,年销售花卉1200万盆以上,年产值约9000万元,人均收入2万多元。
如今的杏树园村,花香弥漫、村美民富,先后获评“全国文明村”“省级美丽乡村”等荣誉,村党支部正带领群众朝着“中国最美乡村”目标奋进。党建红、产业绿、生态美的协奏曲在碣石山下奏响,书写出乡村振兴的新篇章。
来源:秦皇岛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