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河北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发布第一批燕赵宜居县城建设可复制经验做法清单,冀州区在政策体系构建、项目精准谋划和历史街区更新方面的做法入选,为全省县城宜居建设提供了可借鉴的经验。
“1+N”政策体系筑牢制度根基
强化顶层设计,构建“1+N”政策体系。依据《河北省燕赵宜居县城建设实施方案》,冀州区出台了《衡水市冀州区湖城宜居县城建设行动方案(2023年至2027年)》,配套《老旧小区改造导则》《冀州老街历史文化街区保护规划》等多项政策,覆盖城市更新、环境保护、文化传承等关键领域,形成系统性规范体系,为各项建设工作提供坚实的制度保障和目标指引。
精准施策强谋划,闭环管理促落地
在项目谋划上,冀州区始终围绕政策导向与民生需求精准发力。区住建局设立政策研究专班,动态跟踪解读中央及地方资金投向,建立实时更新的政策文件库,确保信息最新最优。同时,引入专业的第三方咨询机构,深度参与项目策划与包装,切实提升方案竞争力。项目根据成熟度实行梯次储备、动态管理。申报过程中,灵活运用多种组合模式,高效协同发改、财政、自然资源等部门,为项目审批开辟土地预审、环评等关键手续的绿色通道,确保从精心谋划、专业包装、精准申报到有效实施的“全链条闭环管理”畅通高效。
老街焕新颜,宜居成果惠民生
这套精准化机制,在老旧街区更新中结出硕果。去年通过城市体检发现冀州老街存在基础设施老化问题后,我区迅速将其纳入城市更新项目库。今年“五一”,改造后的老街焕新亮相:空中飞线消失,主辅道路平整,完善的雨污管网彻底解决了污水横流问题。历史遗留建筑修旧如旧,如老街居民张振林与冀鼎文旅投资集团有限公司签订协议,自家临街店铺将在植入新业态后重新开张。此次改造不仅显著改善了人居环境,也成功激活了街区活力,让老居民和游客共享宜居成果。
冀州区以系统性政策为基,精准化项目为径,活化历史街区为韵,有效提升了县城宜居品质。冀州区将继续深化城市体检与更新衔接,推动更多项目落地,不断满足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