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河北 > 正文

“轨道上的都市圈”加速形成(大数据观察)

0
分享至

跨市地铁日均客运量超过260万人次

“轨道上的都市圈”加速形成(大数据观察)

图①:上海地铁11号线花桥站。

资料图片

图②:北京轨道交通22号线施工现场。

张迎秋摄

数据来源:交通运输部

制图:张丹峰

建设提速!今年以来,京冀首条跨省域城市轨道交通线路——北京轨道交通22号线进入全速建设期,河北燕郊将首次接入北京地铁网。

便捷换乘!去年初,广东佛山地铁2号线广州南站换乘通道正式投用,实现与广州地铁2号线、7号线等多条线路的站内换乘,相比经地面换乘节约近4分钟。

轨道交通如同城市“动脉”,带动经济发展,便利群众出行。近年来,跨市地铁密集上新,在拉近城市时空距离的同时,助力“轨道上的都市圈”加速形成。

跨市地铁建设提速

助力区域一体化发展

出短差去佛山,家住广东广州市天河区的陈先生基本不开车,“出城易堵车,停车费也贵,有了广佛线,不到1小时就能到佛山市区。”

国内首条跨市地铁广佛线2010年开通,现全长约38公里,将广州海珠区、荔湾区与佛山禅城区、南海区、顺德区串联起来。

15年来,佛山已有3条地铁与广州地铁无缝衔接,成为广佛都市圈融合发展的交通大动脉。2024年,广佛间日均出行量达189.6万人次,广佛间跨城通勤人口达37.5万人。

视线向北,从陕西咸阳至西安的地铁通勤也成为日常。2023年9月,西安地铁1号线三期开通,7站串联起西安、咸阳双城生活,成为西北地区首条连通两市主城区的地铁线路。

以交通互联为基础,区域一体化发展驶入“快车道”。据介绍,西安地铁1号线正式通进咸阳市中心前,在两市双城生活的有10万人,地铁开通后,据不完全统计已达30万人。如今,地铁11号线咸阳段已列入西安市轨道交通第四期建设规划,有望年内开工。

更广阔的双城生活图景正在全国各地铺开——

在京津冀,京冀首条跨省域城市轨道交通线路——北京轨道交通22号线进入全速建设期。中交一公局集团有关负责人介绍,预计全线通车后,河北廊坊北三县到北京城市副中心最快将9分钟通达,到北京CBD东大桥站的最短时间约为32分钟。

在长三角,太湖东岸,苏州轨道交通3号线西延工程计划与无锡地铁3号线衔接,让从上海出发的地铁向西延伸得更远。早上无锡小笼包、中午苏州三虾面、傍晚上海葱油面,更有滋味的生活将举步可及。

南北“同城曲”,映照着跨市地铁的建设步伐。

交通运输部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底,31个省(区、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共有54个城市开通城市轨道交通线路325条,运营里程1.09万公里,车站6324座。其中,开通运营的跨市地铁主要分布在长三角城市群、粤港澳大湾区等地区,里程达数百公里,日均客运量超过260万人次。

两地生活更加便捷

“软联通”加强各方面衔接

跨市地铁,是两座城市的跨区域“牵手”。地铁线路横跨不同城市,并实现常态化运营,考验着管理体制的变革与创新。

2023年6月,上海地铁11号线在江苏苏州昆山市花桥站,实现与苏州地铁11号线的同站换乘,不仅实现了上海与苏州地铁网线的无缝衔接,也成为长三角一体化基础设施互联互通的示范工程。

“双11”换乘,有多便捷?从上海或苏州地铁任一站点进站,按照标识指引,通过无感换乘通道,即可进入另一座城市的地铁网络,在其任一站点出站。乘客全程可以使用同一个APP,既不用出站换乘,也无需重复安检。

“丝滑”换乘的背后,是互联互通的努力。

“跨市地铁的建设运营需要解决属地协同管理难题。”交通运输部运输服务司有关负责人介绍,一方面,跨市地铁途经不同城市,其站点、区间、设施设备等的运营监督管理职责需进行协商;另一方面,运营跨市地铁也需要建立城市间的应急信息共享机制,提高信息传递和应急响应效率。

为迎接沪苏两地轨道交通的首次“牵手”,上海申通地铁集团与苏州轨道交通集团成立了运营管理对接小组,落实互联互通各项事宜。在票务服务上,实现了上海“Metro大都会”APP与苏州“苏e行”APP的票务互通,为乘客提供无感换乘体验;在安全保障上,遵循“属地负责、协同管理”原则,共建运输保障及应急指挥联动机制,让乘客出行更有安全感。

设施互联、票制互通、安检互信、信息共享,让两地生活“如居一城”。如今,两条11号线运营总里程达123.4公里,日均客运量近百万人次。

规则机制“软联通”,助力跨市地铁不断上新。

目前,交通运输部已出台多部相关管理办法,确立起跨城运营的城市轨道交通线路在运营安全风险分级管控、隐患排查治理、设施设备运行维护及服务质量评价等方面的协同管理机制。

在地方层面,一些跨市地铁运营企业根据两地客流规模,在服务时间、班次安排等方面持续加强衔接,有效满足城市间乘客潮汐式通勤出行需求,已形成不少城市群互联互通的示范样本。

支撑服务融合发展

促进城市群内资源流动

道路通,人气旺,产业兴。

“一条条跨市城市轨道交通线路接连开通,在有效满足人民群众跨市域通勤需求的同时,也对深入落实区域协调发展战略、支撑都市圈经济社会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交通运输部运输服务司有关负责人表示。

跨市轨道交通“穿针引线”,融合发展渐成风尚。

在江苏,苏州地铁11号线与上海地铁11号线实现无缝衔接,到今年6月,累计客流已超7595万人次,最大单日客流达20.7万人次。围绕轨道交通核心出行场景,苏州市不断完善沿线配套接驳设施,提升面向文旅客群的服务能力,还将大力推进轨道交通综合开发和多元融合发展,增强轨道交通的产业辐射力。

在广东,去年5月,串起东西向5座城市的4条城际轨道交通线路实现首尾相连;南北向5座城市的轨道交通连通项目也开始起步。前不久,广东深圳发布城际轨道布局规划,11条跨市轨道交通中,穗莞深城际、深惠城际、深大城际等线路已在建设。随着越来越多地铁互联,人才流、技术流、资金流、信息流快速有序流动,大湾区“火车头”的带动作用将得到更好发挥。

城市发展,交通先行。跨市地铁以其便捷、准点、低成本的优势,不仅成为解决通勤客流出行问题的重要选项,也有效促进了城市群、都市圈内人口、资源的自由流动。

随着新型城镇化和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的深入推进,特别是建设“轨道上的京津冀”“轨道上的长三角”“轨道上的大湾区”等目标的提出,跨市地铁建设有望迎来新一轮高潮。

根据国家“十四五”规划纲要,到2025年新增城际铁路和市域(郊)铁路运营里程3000公里,基本建成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轨道交通网。《交通强国建设纲要》提出,到2035年,基本建成交通强国,基本形成“全国123出行交通圈”。无论是城市群、都市圈的快速发展,还是人享其行的目标实现,都要求进一步提升轨道交通对都市圈同城化、潜力地区城镇化发展的支撑服务能力。

“下一步,将推动实现跨市地铁与干线铁路、城际铁路和市域(郊)铁路的‘四网融合’,同时推进以地铁为主导的综合客运枢纽,打造多模式、更便捷的综合交通运输系统。”交通运输部运输服务司有关负责人表示。(人民日报记者 韩 鑫)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日本内阁会议决定,中国无人机接近日本领空,自卫队可以一律击落

日本内阁会议决定,中国无人机接近日本领空,自卫队可以一律击落

头条爆料007
2025-07-03 23:09:26
毛家的祖坟的秘密,伟人的一生竟然与“虎”有着不解之缘!

毛家的祖坟的秘密,伟人的一生竟然与“虎”有着不解之缘!

心灵短笛
2024-04-18 15:27:33
江苏3对母女川西坠崖:司机24 岁,两女孩遇难,5人失联超5天

江苏3对母女川西坠崖:司机24 岁,两女孩遇难,5人失联超5天

何慕白
2025-07-07 10:29:10
街拍大长腿,又瘦又显型,随处可用的10个街拍姿势,出片率极高

街拍大长腿,又瘦又显型,随处可用的10个街拍姿势,出片率极高

摄影自学班
2025-07-07 16:35:03
香港的优势越来越大了!

香港的优势越来越大了!

金融界
2025-07-07 07:34:46
调价!一夜之间,充电价格大变动,网约车司机成本降了?

调价!一夜之间,充电价格大变动,网约车司机成本降了?

网约车观察室
2025-07-06 10:13:54
44岁大妈与22岁男网友奔现,初次见面就发生关系,丝袜凌乱

44岁大妈与22岁男网友奔现,初次见面就发生关系,丝袜凌乱

就一点
2025-07-03 16:26:18
越来越多人得癌症,医生提醒:洗碗时几个坏习惯,看看占了几个?

越来越多人得癌症,医生提醒:洗碗时几个坏习惯,看看占了几个?

39健康网
2025-06-05 20:41:19
中国车企出轨大结局

中国车企出轨大结局

后视镜里de未来
2025-04-29 10:30:24
70多岁捕蛇老人:为何进家的蛇不能打?并非迷信,古人经验之谈要听

70多岁捕蛇老人:为何进家的蛇不能打?并非迷信,古人经验之谈要听

农夫也疯狂
2025-07-07 10:44:34
中国女篮13分惨败澳大利亚,再收两个坏消息,李梦有望霸气回归

中国女篮13分惨败澳大利亚,再收两个坏消息,李梦有望霸气回归

宗介说体育
2025-07-07 13:17:50
《以法之名》:王彧被害,郑雅萍才知这三人都没能把李人骏拉回头

《以法之名》:王彧被害,郑雅萍才知这三人都没能把李人骏拉回头

感影的世界
2025-07-08 00:37:52
演员郑爽,判了!

演员郑爽,判了!

毒舌扒姨太
2025-07-05 22:45:36
一家美国公司的失误是怎么就差点毁掉了整个中国的充电宝产业呢?

一家美国公司的失误是怎么就差点毁掉了整个中国的充电宝产业呢?

流苏晚晴
2025-07-07 18:50:30
职场迷雾中的暧昧:一场危险的情感博弈

职场迷雾中的暧昧:一场危险的情感博弈

青苹果sht
2025-06-26 05:26:57
英国航母抵达南海门口,遇山东舰立即掉头,英媒直呼耻辱

英国航母抵达南海门口,遇山东舰立即掉头,英媒直呼耻辱

古事寻踪记
2025-07-04 08:35:36
重庆将迎近年来最短三伏天!总时长30天

重庆将迎近年来最短三伏天!总时长30天

环球网资讯
2025-07-07 18:07:55
北京建发观堂府售楼处电话:400-116-7720转999「官方已认证」

北京建发观堂府售楼处电话:400-116-7720转999「官方已认证」

云暮
2025-07-05 20:26:15
“降温台风”丹娜丝路径大变!超长降雨期:下6天9日现转折点

“降温台风”丹娜丝路径大变!超长降雨期:下6天9日现转折点

环球科学猫
2025-07-07 08:37:34
福建一男子,因把“文竹养死”而火了,网友:还挻好看的~

福建一男子,因把“文竹养死”而火了,网友:还挻好看的~

平祥生活日志
2025-07-05 15:26:42
2025-07-08 03:23:00

头条要闻

专家称铅中毒幼儿智商很难恢复 有家长伤心过度被抢救

头条要闻

专家称铅中毒幼儿智商很难恢复 有家长伤心过度被抢救

财经要闻

特朗普要发关税函 美国贸易谈判进展如何

体育要闻

不会再有第二个,快乐又伟大的托马斯-穆勒

娱乐要闻

鹿晗状态回升账号恢复 演唱会公开表白

科技要闻

投资大佬一语扎心:中国机器人"可悲"现状

汽车要闻

预售10.58万起/6秒级加速 零跑B01将于7月下旬上市

态度原创

家居
旅游
本地
亲子
公开课

家居要闻

醺光伴读 品质兼顾实用

旅游要闻

热闻|清明假期将至,热门目的地有哪些?

本地新闻

建筑地标如何成为城市人才汇聚的 “强磁场”?

亲子要闻

天水幼儿园铅中毒后续:70人血铅超标,毒源曝光,园长竟是惯犯!

公开课

李玫瑾:为什么性格比能力更重要?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