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争有我——365百姓故事汇】
“我刚和相关部门谈了好几个小时,怎么推进阿尔茨海默病早筛早诊公益项目更快进行。做公益必须考虑周到细致,好事一定要办好。”6月24日,在位于秦皇岛北戴河的河北安秦康养产业发展有限公司内,匆匆赶来的公司董事长王舵看上去有些疲惫,可说起目前所做的公益项目,人立刻精神起来。
“我们刚刚在今年初成立了北戴河区国际智慧医疗研究院,希望依托研究院能更好地开展一些公益项目。阿尔茨海默病早筛早诊公益项目是‘健康中国行’专题项目的一部分,早些开展,就能早有人受益。”王舵侃侃而谈。
49岁的王舵从事公益活动已经有20余年。“最开始我开饭店,效益不错。”王舵笑着回忆说,饭店一进入正轨,她就开始琢磨着做些什么来回馈社会。
“做饭是咱们专长呀,那就给老人做饭。”于是,王舵带领员工走进敬老院,她挽起衣袖,和员工一起和面、拌馅、包饺子。吃着香喷喷的饺子,老人们脸上绽放的笑容,让她深受触动。“老人就拉我手,叫我闺女,我就觉得太温暖了。咱们付出了时间,但是也收获了温暖。”从此,每月一次的敬老院包饺子活动雷打不动。
这份温暖不断延伸:为福利院儿童购置冬衣,为环卫工人送上爱心早餐,为贫困学子筹集学费……2016年,王舵积极参与团市委发起的“青春守护点对点”活动,为留守儿童送去长期帮扶;同年7月,参加市司法局驻瓦店村精准扶贫工作组举办的艺术品专场拍卖会,将拍卖所得全部捐赠给贫困村,为脱贫攻坚事业奉献出了一份力量;2017年5月,在“关爱最美劳动者,我为创城作贡献”活动里,她为环卫工人捐赠了价值5万元的爱心早餐;2017至2020年,她持续帮扶青龙双山子镇瓦房村,通过捐赠生活物资和现金的方式,努力让村民们的生活境况发生了实实在在的改变……
2008年汶川地震,王舵第一时间组织捐款;2020年疫情暴发,她的企业主动承接隔离酒店保障任务,以成本价运营,并免费为一线人员提供爱心餐。说起这些,王舵神情变得严肃,“当时菜都买不到,我们员工冒着巨大的风险,到高速口找到运送蔬菜的货车,才买到珍贵的蔬菜。”王舵说,“越是困难的时候,越需要有人站出来。”
“做公益不能只靠热情,更要讲方法。”王舵不断探索更有效的公益模式。2023年转型康养产业后,她将专业医疗资源引入公益,开展了多项健康管理项目。目前,北戴河区国际智慧医疗研究院已陆续推进“万名糖尿病患者”逆转计划公益项目、基层医共体单位“检测结果互认智慧平台”项目等。这些项目的实施,为特定疾病患者带来了希望的曙光,同时也推动了基层医疗水平的显著提升和医疗资源的优化配置。
如今,王舵的公益团队已从最初的几人发展到上百人。她说:“一个人的力量有限,但人人都献出一点爱,就能改变世界。”
从青春年华到年近半百,二十载公益路,王舵用行动诠释着共产党员的初心使命。谈及未来,她说:“我相信自己的选择,这条路我会一直走下去。”
来源:秦皇岛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