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线路简介
沧州地理位置独特,南有运河、北有渤海,是漕船连接南北的枢纽,隋唐至明清皆为漕运重镇。而沧州段大运河全长216公里,是京杭大运河全线保存最完整、弯道最多的河段,凝聚古代水利智慧与漕运文化精华。该线路涵盖世界遗产、水利工程、非遗体验及漕运历史遗迹,是漕运工程与文化基因的双重解码,让游客认识并体验沧州作为“运河古郡·漕运枢要”的独特地位。
二、线路总览
沧县捷地分洪设施景区——东光连镇谢家坝——沧州铁狮与旧城遗址公园——大运河市区段(含“Ω弯”生态修复工程,南川楼、朗吟楼、清风楼复建群,中国大运河非遗展示馆)——大化工业遗存文化区——沧州园博园·漕运生态实践
三、行程安排
第一天:漕运枢纽·水利工程智慧——了解古代水工技术与漕运枢纽功能
上午:捷地分洪设施景区
参观世界遗产捷地分洪闸,观察龙骨巨石坝体结构,了解减河分洪原理;研读乾隆《阅捷地减水坝》御碑,领悟“事在人为”治河理念;体验京杭运河碑廊,解读运河水利文献与历史地图。
图片1:捷地分工设施景区
下午:东光连镇谢家坝
考察世界文化遗产点谢家坝,学习了解“糯米灰浆”筑坝技术;而后游览谢家坝水工智慧展示馆,除了可以通过文字、照片、示意图、实物等资料了解大运河历史,还可以在南运河沙盘模型前,俯视“微缩”的南运河东光段,看小船被水流推动,感受“三弯抵一闸”的治水智慧。
图片2:东光谢家坝
图片3:谢家坝水工智慧展示馆
第二天:漕运印记·非遗与商业文明——了解运河商贸催生的文化遗产
上午:大运河市区段
百狮园码头出发,乘船游览运河美景;观察“Ω弯”生态修复工程,分析弯道蓄水与航运安全设计;考察南川楼、朗吟楼、清风楼复建群,解读“三楼鼎立”与漕商文化;参观中国大运河非遗展示馆,聚焦漕运主题非遗,如因漕运兴盛的捷地船工号子、沧州镖局武术、金丝小枣加工技艺等。
图片4:沧州大运河生态修复展示区
下午:沧州铁狮与旧城遗址公园
研学沧州铁狮子(又称“镇海吼”),剖析后周时期铸铁工艺与漕运镇水信仰。
图片5:沧州铁狮与旧城遗址公园景区
第三天:运河新生·文化活化实践
主题: 工业遗产转型与生态漕运
上午:大化工业遗存文化区
调研1973大化火车站,对比“化肥北运”与“漕粮进京”物流变迁;考察罐罐乐园(工业罐体改造),探讨工业遗产活化的创新路径。
图片6:大化工业遗存文化区
下午:园博园·漕运生态实践
沧州坊商街:体验漕运时期市集场景,品尝兴济羊肠子、沧州火锅鸡等运河码头饮食;园博园内学习非遗技艺,体验雕版印刷、中药香囊制作、葫芦烙画、投壶、射箭等非遗项目。
图片7:园博园之沧州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