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强化中小学生暑期交通出行规范,秦皇岛交警走进第三小学,以“步行、骑车、乘车”三大出行场景为核心,开展沉浸式交通安全宣传活动,为三小师生定制暑期安全“出行指南”。
1、步行安全:红绿灯下的“安全密码”
宣教民警带领学生认识斑马线、信号灯等标识含义。在模拟课件中,宣传民警用“小火车过马路”比喻规范列队通行,强调“不在路边追逐打闹”“过马路不看手机”等要点。
2、骑车规范:头盔下的“安全防线”
针对暑期家长骑行带孩子出游情况的增多,宣传民警通过实验环节,让学生体验佩戴合规头盔与未佩戴的安全差异。
“头盔要像安全帽一样扣紧卡扣,否则摔倒时会‘飞出去’哦!”
民警现场拆解头盔结构,讲解缓冲层的防护原理,并纠正“倒着坐”、逆行等常见违规行为,还特别强调12周岁以下儿童禁止骑行上路。
3、乘车须知:车厢里的“安全细节”
在“乘车安全小课堂”中,民警通过情景剧演绎“私家车未系安全带”“开门杀”等危险场景,引导学生讨论正确做法。
“后排乘客也要系安全带,儿童需使用安全座椅!”
针对暑期公交出行需求,宣传民警特别强调“下车后远离车辆盲区”“不在公交站台追逐”等要点,配合漫画图解增强记忆。
秦皇岛交警形成“学生-家庭-学校”三方联动机制。通过分场景、分年龄的精准科普,切实将“知危险、会避险”的安全理念深植学生心中,为暑期出行系紧“安全带”。
来源:秦皇岛交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