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4日,保定市第二医院骨三科成功为一名高龄患者实施“关节镜监视下逆行髓内钉固定术”,以微创技术精准治疗复杂股骨髁上骨折。该技术通过创新结合膝关节镜与髓内固定技术,显著提升手术精准度与安全性,患者术后次日即可进行功能锻炼,实现快速康复。
高龄患者骨折合并心脏问题 多学科协作保驾护航
年迈的李奶奶因摔倒导致左侧股骨髁上骨折,入院后经该院骨三科冉昭医生诊断为复杂骨折,并伴有严重骨质疏松。因患者患有高度房室传导阻滞,在住院期间心率最低不到40次/分,最长停搏5.13s,存在心脏停搏风险随时有可能出现猝死。骨三科主任孙宗丕立即联合心血管内二科团队,心血管内二科评估后决定先为其植入双腔永久性心脏起搏器,待生命体征稳定后,再行骨科手术。
针对患者高龄、基础疾病多等特点,孙宗丕带领团队针对病情进行讨论,商讨后提出使用“关节镜监视下股骨逆行髓内钉固定术”方案,旨在以最小创伤、最短时间完成手术。经充分术前讨论和模拟演练,手术团队在关节镜高清视野下精准定位髓内钉入针点,结合阻挡钉技术复位骨折,仅通过数个5mm小切口便完成髓内钉固定。手术耗时1.5小时,术后骨折端即刻稳定,次日患者即在医生指导下开始功能锻炼。
微创技术开启骨折治疗“精准时代”
股骨髁上骨折常因高处坠落、交通事故导致,传统手术需大切口暴露关节,创伤大且复位精度依赖术中透视。而该院采用的创新术式实现了精准、微创、高效三大突破。“探头”替代“大刀”,关节镜5mm切口实现360°高清视野,精准定位入针点,避免传统手术大切口对关节的损伤;“内支架”替代“外钢板”,逆行髓内钉通过骨髓腔生物力学轴线固定,减少肌肉剥离,降低感染风险;“双镜联合”护航,关节镜实时监测结合X光机引导,双重保障手术精度,避免韧带及软骨损伤。
孙宗丕介绍:“这项技术犹如在锁孔中完成精密拼图,关节镜解决了视野局限,髓内钉确保了固定强度,尤其为骨质疏松老年患者提供了更安全的选择。”
该院骨三科自建科以来,一直深耕微创技术,将其广泛应用于关节手术及复杂骨折治疗。未来,骨三科团队将继续以创新技术和服务理念,为患者健康保驾护航。(通讯员 张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