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争”有我——365百姓故事汇】
在哈电集团(秦皇岛)重型装备有限公司的车间里,有一位年轻的身影,他以精湛的技艺和不懈的追求,在数控机床维修领域书写着属于自己的传奇。他就是陈浩,现任装备部维修工。
工作中的陈浩。 (图片由受访者本人提供)
初入职场时,陈浩便对机械制造充满了热情。他深知数控机床在现代制造业中的重要性,尤其是核电装备制造业。为了掌握这门核心技术,他不断学习,努力夯实自己的维修技能基础。
然而,技术之路从无坦途。面对复杂的电气故障,陈浩查阅大量技术资料,深入剖析故障原因,尝试运用新的维修理念和技术手段,勇于探索新的维修技术和方法。经过无数次的试验和调整,他成功地修复了机床,为公司解决了生产中的燃眉之急,也为维修工作开辟了新的思路和方法。有一次,车间里的一台数控机床出现了电气故障,陈浩迎难而上,连续3天在机床的轰鸣声中潜心钻研,查阅数十份与设备相关的技术资料,并依据测量出来的数据对机床进行修正,最终成功修复机床,还为公司的维修工作开辟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提及当年的钻研,他感慨道:“那时候抱着图纸睡觉是常事,但每破解一个技术难点,就像推开一扇新世界的门。”当记者问他坚守的动力,他笑道:“机床是流淌钢铁血液的生命体,而我们,要做最懂它的‘外科医生’。”
如果说车间是陈浩的日常战场,那么技能竞赛就是他的淬火熔炉。备战第十八届“振兴杯”全国青年职业技能大赛期间,陈浩付出了比平时更多的努力,制定详细的训练计划,反复研究各种数控机床的故障案例,熟悉维修流程。在比赛中,他凭借扎实的技艺和创新的思维,迅速准确地解决了各种复杂故障,为公司赢得了声誉。
作为一名优秀的技能人才,陈浩深知创新的重要性。他不仅在自己的工作中不断追求创新,还积极传授经验和技能给年轻的维修工人。面对年轻技工的称赞,他总说:“独木不成林,只有整个团队强起来,才能爆发出强大的战斗力。”他组织技术交流和培训活动,与同事们分享自己的维修心得和创新理念。在他的带动和影响下,公司的维修团队形成了良好的创新氛围和学习风气。
十年磨一剑,霜刃映初心。从普通维修工到“河北省技术能手”,陈浩用十年青春时光诠释了新时代产业工人的工匠精神。
来源:秦皇岛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