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争”有我——365百姓故事汇】
“未成年人是一个特殊群体,需要悉心呵护。”秦皇岛市山海关区人民检察院第一检察部检察官助理关韵说,“法治的光芒应该照亮每一个需要呵护的心灵。我愿做那提灯的人,用微光点亮未成年人前行之路。”
从事未成年人检察工作3年,关韵始终认为,检察工作绝不是坐在办公室里闭门造车,而是一次次走出去,与未成年人交流交心。为了预防未成年人犯罪,她和同事们推进庭审进校园活动,教孩子们如何保护好自己。她说:“可能你觉得孩子们听不懂,其实他们记住的法律知识比我们想象的要多。”她和同事们创建了全市首家教职员工准入查询中心,对全区2739名教职员工进行排查、严格把控教职员工入职关,把潜在的性侵害风险挡在校门之外;当发生未成年人溺水事件时,她们在7天内迅速启动防溺水实景演练,让纸面上的预防变成现实中的实操;她们又通过公益诉讼,构筑校园周边安全屏障,通过法律监督,推动学校周边35家商店烟草销售证依法注销,183件“三无”产品被下架封存。“如果我们想真正守护孩子,就要在他们遇到危险前出手相助,在他们尚未迷路时点亮灯塔。”关韵说。
关韵为山海关区唐子寨幼儿园的孩子们讲授法律小常识。记者 高畅 摄
“小时候我的梦想是当一名警察,冲锋陷阵、伸张正义。”关韵笑着说。如今,她的想法发生了变化:“其实从事检察工作,同样能够伸张正义。它没有警察追凶的惊险,但有执着的坚持,它用检察官特有的方式维护社会公平正义。这份平静的热烈,同样闪耀着正义的光芒。”
在短暂的采访过程中,关韵还和记者分享了一个令她印象深刻的小事。去年“国家宪法日”,她担任讲解员,接待了前来参观的市特殊教育学校的孩子们。她说:“他们第一次走进讯问室,看得很专注;第一次参观警械区,摸得很小心;讲到检察官办案故事时,我看到孩子们的眼神里有光。”讲解结束后,一个患有听力障碍的小女孩借助手语老师问关韵:“我怎么才能成为一名检察官?”那一刻,她愣住了。那个孩子让她想起了小时候的自己。那一刻,关韵更加坚信,她所守护的,不只是孩子们的现在,更是他们的未来。“这就是我的使命——践行检察官的担当,回应人民群众的信任,点亮每个孩子的前路,让法治的光芒穿透阴霾,让正义的清泉滋润大地。”关韵字字铿锵。
来源:秦皇岛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