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以文明之力,扣响高质量发展之门 衡水市人民医院(哈励逊国际和平医院)荣获第七届“全国文明单位”)
中央宣传思想文化工作领导小组正式发布第七届全国文明单位评选结果,衡水市人民医院(哈励逊国际和平医院)榜上有名。“全国文明单位”称号的取得,源于医院党委将文明创建纳入战略核心的顶层设计。医院党委书记在表彰后表示:“我们始终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诊疗服务的每一个环节,让党旗在医疗一线高高飘扬。”获此殊荣,不仅是对医院在新时代精神文明建设丰硕成果的展示和肯定,更是市委市政府对医院各方面工作的肯定、鼓励和支持,还是对医院整体实力、内在魅力和发展活力的有力认可。
战略引航,驱动文明发展核心引擎
参天之木,必有其根;怀山之水,必有其源。近年来,院党委紧紧围绕“党建领院、改革立院、学研兴院、人才强院、质量治院、文化塑院”发展战略,始终坚持以党建引领“一贯到底”,打造好高质量发展的指挥链,将精神文明建设同医院业务工作一体部署、一体推进、一体落实,以强有力的实措统筹推进文明创建、文明实践、文明培育、选树典型,激发精气神,团结磅礴力量。
医心向党,红色护航。医院贯彻落实好党委领导下的院长负责制,充分发挥院党委把方向、管大局、作决策、促改革、保落实的领导作用,全面加强医院基层党组织建设,坚持以党建带群团建设、文化建设、精神文明建设,推动党建与医院中心工作同频共振、协同发力。大力培育“一总支一特色”“一支部一品牌”“一书记一项目”“一党员一风采”,严格落实“第一议题”制度,通过“三会一课”、主题党日、专题辅导、读书班、“哈院讲坛”等方式,进一步坚定理想信念,提升党性修养。坚持常态化开展文明科室、服务明星、医德标兵评选和党员示范岗创建活动,扎实开展“我是哈院人,我为哈院争光争气”等活动,在全省首创“党建+查房”新举措,荣获全国“党建引领医院高质量发展优秀范例”,更是对此进行了精彩诠释。
以党建引领凝聚发展合力,以精益管理强化执行效能,“党建引领+精益管理”双轮驱动模式,锻造着医院高质量发展的“动力引擎”。干部队伍是党的事业之基、发展之本,更是文明创建的践行者。在队伍建设上,院党委始终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文化思想,大兴调查研究之风、真抓实干之风,与全院各院区、科室、党支部,进行多层面、多角度的谈心谈话、工作交流,找准把牢工作抓手,补短强弱打造亮点。
坚持党建引领,为文明创建聚力,找准着力点,全力开启文明创建“加速度”,激活了医院文明创建的“神经末梢”,时时处处为医院增“颜值”、提“气质”、强“筋骨”!
改革促航,擦亮文明实践金字招牌
作为衡水医疗卫生改革发展的领头羊和排头兵,院党委将改革作为医院发展的第一动力,通过强党建、兴文化、强学科、优服务、精运营、塑品牌这一项项有力举措,涵养着文明新风,凝聚着强大合力,为高质量发展注入文明活力。
院党委制定“名医、名科、名院”中长期发展规划,大力践行“学研兴院”“人才强院”战略,以打造区域医疗中心医学高地为引领,从专业技术、特色优势、人才梯队、科研能力等方面充分评估各个专业、各个学科,梳理优先发展建设学科,通过建立亮分打榜、建章立制驱动学科建设落地,先后成功创建了国家级胸痛中心、房颤中心、心衰中心、高级卒中中心、高血压达标中心,建成了11个国家级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专业基地……构建“目标导向、数据说话、结果评价”的绩效考核体系,打造“科主任领衔、骨干支撑、青年接续”的人才梯队。院党委始终坚持“党管人才”原则,坚持“用好‘60后’挑大梁,支持‘70后’唱主角,扶持‘80后’扛重担,培育‘90后’当先锋”的人才培养思路,持续增加育才温度、增强学科厚度、增进学研深度,从而加快构建具有市人民医院特点的服务模式、管理模式和人才培养模式,全方位培育可持续发展新动能。
医院以高标准推进服务创新、环境优化与人文建设,聚焦患者需求痛点,多措并举打造有温度、有品质的现代化医疗标杆。深化诊疗就医环境改革,建连廊、修扶梯,改造遮阳雨棚,实施“诊间明窗工程”“厕所革命”“口袋景观”,设立了读书角、休闲区;开展国学文化学习和“周行一善,善行一生”活动,推行“三米阳光”优质护理服务,建立“一站式”客服中心、设置“办不成事窗口”,召开“就医体验官”座谈会;在全市首开床旁“一站式”出院刷脸结算;开展“三优化三提升”“提质提速提效”“大练兵”等活动;净化诊疗“生态”环境,始终狠抓“九不准”“九带头”,上线“医德医风管理系统”,实行药占比、耗占比排名倒查制度,重新出台“投诉管理办法”,强化投诉咨询管理,第一时间解决服务矛盾。医院通过硬件改造与软实力提升双向发力,实现了诊疗环境、服务效能、行业作风的全面跃升。
此项荣誉的背后,是全体职工用汗水心血浇灌的文明之花,用初心守护的精神家园。三年抗疫,全院医护白衣为甲、逆行出征,在抗疫战场铸就文明之魂,诠释了文明单位“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价值追求。走进今天的医院,导诊台前,“红马甲”志愿者扶老携幼;病房走廊,“服务明星、医德标兵”照片墙熠熠生辉;医德医风软件上不断蹦出的“义诊”“科普”,时刻提醒着医务人员向上向善,特别是病案室禹夏等职工的事迹入选“中国好人榜”等,印证了文明单位“办人民满意医院,做人民满意医生”的初心本色。
铸党建之魂,聚信仰之力,固发展之基,开文明之花,院党委致力让每位医院职工都成为文明创建的参与者、推动者和受益者,推动医院精神文明创建再上新台阶,为医院高质量发展持续稳定向好注入强大精神动力,营造出了良好发展环境。
文化助航,涵养文明共建深厚底蕴
建院79年来,市人民医院将红色基因代代相传,留下奋进前行的光辉足迹。院党委以党建引领,文化铸魂,为衡水卫生健康事业高质量发展营造出了更加良好的文化氛围。
为充分发挥党史、院史以史鉴今、资政育人作用,2020年以来,院党委对哈励逊医生在医院旧址的活动情况、医院转迁地点等历史脉络进行追踪核实,追寻首任院长红医朱琏同志革命足迹,并将这些红色历史生动再现,建成医院南院区哈励逊展室,让精神文化上墙,珍贵物品入柜,思想信念入脑,爱院情怀入心,以具象化、可视化的方式聚焦党史、院史,引领全院干部职工听党话、感党恩、跟党走,生动阐释党管医院的优势。
医院还与中国中医科学院针灸研究所、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解放军总医院第七医学中心、重庆陆军军医大学、中央社会主义学院、石家庄铁道大学、山东大学齐鲁医院等“结对共建”,不仅成功入选了“全国卫生健康行业党建创新案例”,还获批成为全国首批“大思政课”实践教学基地,为党为国为人民培养新时代“大医者”。在总结哈励逊精神、朱琏精神、抗疫精神的基础上,探索培育出“先锋、精进、儒医、廉洁、爱院”五个文化,为医院的文明创建注入源源不断的活力。
在时间节点和节日,医院党委还组织开展主题党日、集体过政治生日、红色分享会等多种形式的党性教育,对全院干部职工进行党建文化渗透,激励大家力促党建文化理念内化于心、外践于行,不断增强医务“软实力”,使其成为促进工作和队伍建设的“硬支撑”,打造出了特色鲜明的医院品牌文化,为医院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思想文化坚实保障。
在推进医院文化建设中,院党委以公益为本,激励全院医护人员恪守医者初心。从援疆援外到乡村振兴,从对口帮扶基层医院到组建衡水市人民医院桑榆志愿者服务队,再到为在校大学生和高中毕业生提供社会实践和志愿服务的平台,发起组织“预住院患者一站式帮扶”志愿者招募活动,再到前往全市114个乡镇、800余个村庄进行义诊活动……以点带面,医院推动点滴行动形成更大的文明浪潮。
展望未来,续写文明新篇章,站在新起点,市人民医院党委书记表示,我们将赓续红色基因,以“初心如磐,责任在肩”的信念,深化文明创建内涵,进一步做新时代社会文明的笃行者,为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贡献更多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