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高碑店市:37℃治理温度下的城市生长密码)
打造党建品牌示范矩阵,建设“兴华云”基层治理平台,成立暖新驿站、司机之家。以“人体最舒适体温”为治理标尺——
高碑店市:37℃治理温度下的城市生长密码
保定日报记者 李岩
清晨的高碑店市,曙光唤醒了日常烟火和一天的温馨忙碌,外卖骑手们穿梭于大街小巷,趁接单间隙拐进街角的“暖新驿站”,给手机充电;长途货车抵达首衡市场后,驾驶员走进“司机之家”喝一杯热茶,给家人报个平安;兴华路街道居民刚在“兴华云”小程序上提交报修单,社区网格员就带领物业人员出发了……这些冒着“热气”的生活片断,构成了这座京南小城基层社会治理的37℃民生温度计。
以37℃“人体最舒适体温”为治理标尺,高碑店市将党建“红色动能”注入城市发展脉络,用智慧化手段破解社会治理难题,以“双向奔赴”理念构建人城关系,走出一条温度与精度交织的现代化治理之路。
红色动能:筑强“两企三新”发展引擎
近年来,高碑店市新兴产业发展势头强劲,奥润顺达作为绿建行业领军者,实现了从传统门窗、节能门窗到超低能耗建筑的跨越式发展;方隆集团入围国家电网优秀供应商,成为全国最大的绝缘横担生产基地之一;天启通宇深耕低空经济领域多年,形成多个型号航空器产品体系,产品销往40多个国家和地区。“两企三新”企业,正在成为推动高碑店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生力军。
“两企三新”不仅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点主体,也是基层党建工作的重要阵地。高碑店市有的放矢地提出:新就业群体发展到哪里,党的组织和工作就要覆盖到哪里。该市通过建强党组织战斗堡垒发挥核心引领作用,积极打造“两企三新”党建新样板,为社会全面健康发展注入红色动能。
聚焦新兴领域党建,全面提升“两个覆盖”质效。该市从规范化建设入手,建立“1+N”制度体系,“1”是《“两企三新”党支部规范化建设的指导意见》,“N”是《党组织成立规范》《组织生活规范》《挂牌规范》等系列文件,使每个党支部建有标尺、管有依据。
聚焦智慧化管理,该市打造了全省首个“两企三新”党建工作智慧化平台。平台集组织管理、学习教育、党务知识、互动交流、数据展示等功能于一体,实现工作有依托、学习有抓手、融入有动力。同时,该市大力实施党建特色品牌创建工程,目前已打造4个省级、7个市级党建品牌,形成党建品牌示范矩阵。
汇通集团作为全国第二家拥有公路工程总承包特级资质的民营上市企业,业务涵盖国内外公路、市政、房建等领域的投资、建设及运营管理全链条。该集团在突出党的政治功能上找准着力点,不断提高企业发展内生动力。“坚持党的领导,加强党的建设是企业发展的‘根’和‘魂’。凡是涉及公司战略制定、重大决议的重要节点和重要时刻,我们都会事先征求党委意见,保证党委参与决策,实现党组织全过程监督。在项目实施过程中,我们设立党员先锋岗、党员责任区,让先锋模范引领生产热潮,带领广大职工保质保量完成各项施工任务,把党建活力转化为企业发展动力。”汇通集团党委书记张馨文说。
党建引领企业发展,企业积极回馈社会。2021年6月,首衡集团党委启动“首衡商户爱心联盟”,推出“向阳花”爱心助学计划,为首衡市场商户参与公益事业搭建平台,目前志愿者人数已达179人,累计捐资助学70余万元。集团先后获评全国公益性示范市场、河北省首批两新党建示范点。“高碑店市委社会工作部指导我们推动党建工作与集团发展深度融合,把党建资源转化为赋能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强劲动能。企业发展的后劲足了,还要承担社会责任,参与精准扶贫、捐资助学、助老帮残、无偿献血等公益事业,把这份力量传递下去,为社会和谐发展贡献民企力量。”首衡集团党委副书记王景荣说。
智治活力:“云网”托起万家烟火
如何把组织优势转化为基层治理效能?围绕基层治理“痛堵难”,高碑店市聚焦“小切口”,提出有针对性的硬招实招,重点解决涉及民生的老问题和新情况。
“亭下有约”是该市东盛街道英伦名郡社区以社区党组织为核心,以辖区各生活小区公共凉亭为载体,建立的联系群众工作机制。遇到邻里纠纷,“亭下有约”会在第一时间组织党员志愿调解队上门。
居民于女士因楼上邻居晚上网上直播,长期受噪音困扰,经多次沟通未果,矛盾逐渐升级。社区党支部通过 “亭下留言” 获悉情况后,立即组织党员志愿调解队上门走访,仅用两天时间就促成双方和解。“以前总觉得问题解决会遥遥无期。现在党员干部主动上门调解,工作讲方法、有效率,结果令人满意。”于女士表示。
该市兴华路街道办事处位于主城区,辖20个社区,有5.6万户,11万余人,总面积17.62平方公里。由于辖区人口众多,工商业主体密集,人员流动频繁,造成矛盾纠纷多、利益诉求多,给基层社会治理增加不少难度和压力。高碑店市以兴华路街道为试点,创新完善“兴华云”服务平台,集居民信息、便民服务、民意征集、民忧解决等多功能于一体,构建数字赋能基层治理新场景。
通过民生大走访,兴华路街道共收集录入10.6万名居民、3300家商铺的信息,并建立资料库,实现一数一源、一源多用、动态更新。该街道实行“网格员巡查报单—街道派单—职能部门接单—群众评单”四单工作法,全程智能监控、督办提醒,大幅提升问题解决效率。平台自运行以来,共收集2900余件民生问题,均得到妥善解决。该街道还推出云服务小程序,集成政策宣传、生活缴费、一键呼叫、15分钟生活圈、意见征集等多项功能,居民足不出户就可享受全方位便捷服务。“‘兴华云’服务平台实现网上服务与基层社会管理的深度融合,让我们有更多时间和精力为居民做一些实实在在的事情。这一做法已在高碑店市所有镇街推广。”社区工作人员王喆说。
为破解基层治理“小马拉大车”难题,高碑店聚焦“减负”与“赋能”两大核心,逐步建立规范的乡镇(街道)权责清单制度体系,让基层工作有章可循,基层干部轻装上阵。同时,该市建立社会工作专业人才数据库,将383名社会工作专业人才纳入基层治理,每季度不定期召开社区党组织书记座谈会,逐一点评社区年度工作,以评促改提升履职能力。
双向奔赴:奏响人城同频和谐乐章
“以前就怕生病耽误跑单,现在有了专门的快速就诊通道和多项医疗优惠,我们感受到社会的关爱,心里特别温暖。”到高碑店首家“暖新医院”就医的外卖员王福立,体验了专属就诊通道后说道。
面向快递员、外卖员、货车司机等新就业群体,高碑店市开展暖“新”慰问、义诊、权益维护等常态化活动。该市依托城市党群服务中心、户外劳动者驿站等场所,打造新就业群体友好阵地,完善休闲娱乐、医疗急救等配套设施,优化技能培训、法律咨询等服务保障,为新就业群体解决工作生活中的实际困难。截至目前,该市共建成暖新驿站、司机之家35处,开展暖新活动80余场次,惠及新就业群体2000余人次。
该市充分发挥新就业群体“移动探头”和“流动哨兵”作用,积极引导新就业群体主动到社区报备,参与到行业和城市治理中来。同时,该市深挖新就业群体参与城市治理、投身社会服务的先进事迹和典型做法,建立健全配套的评价体系和激励机制,开展“最美骑手”“十佳司机”“正能量主播”等特色评选,让更多“头盔”变“头雁”、“蜜蜂”变“先锋”,实现城市治理与新就业群体的双向奔赴。“身为城市的一员,我们要做受益者,更要做奉献者,做城市美好生活的创造者和守护者,为城市发展尽一份力。”2017年加入志愿者服务团队的外卖骑手马炎炎说。
以心暖城,人城同温同心同行。当37℃体温融入一座城市的基因时,高碑店也为新时代基层社会治理提供了一个充满生命力的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