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师,无人机在视距外穿越复杂地形时,如何精准避开障碍物?”5月15日,在无人机进阶飞行技巧实践操作课结束后,学员们举着设备将授课老师团团围住,抓住机会请教技术难题。这火热的学习场景,正是河北省生态环境执法岗位培训班高强度“充电”的缩影。
5月13日—15日,来自河北省各市生态环境执法机构以及部分县(市、区)执法机构的70名执法人员齐聚河北环境工程学院,进行了为期三天的“强能之旅”。此次培训打破传统课堂模式,将培训班打造成实战“练兵场”,通过沉浸式学习与实操训练,全面提升生态环境执法人员的专业素养与实战能力。

图为无人机进阶飞行技巧实操训练课现场
此次培训班紧扣生态环境执法工作的实际需求,精心设置了廉政教育、DeepSeek数智办公基础、“非现场”监管执法、移动源执法和无人机进阶飞行技巧实操等一系列实用课程,并邀请河北省委党校、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机动车排污监控中心和北大课工场等单位的专家教授进行深入的讲授。
无人机进阶飞行技巧实操训练课上,学员们系统学习了飞行器原理、安全使用知识和飞行设置等理论知识,并在专业老师的指导下,分组进行实操训练。从平稳起飞降落,到视距内灵活飞行,再到获取远方标定点航拍信息,每一个动作学员们都反复打磨、精益求精。
“通过无人机理论+实操的实战教学,助力市县环境执法人员切实掌握无人机飞行技巧,进一步提升非现场环境执法效能。”河北省生态环境厅生态环境执法局张晓琴说。
为进一步巩固学习成果,确保学员真正掌握无人机操作核心技能,培训结束后,专门安排了无人机飞行操作考核。考核紧密贴合实战场景,重点围绕调查取证过程展开,以操作速度更快、拍摄画面更清晰、获取信息更准确作为评分标准,全方位检验学员的实操能力。
“无人机如今已成为非现场执法中的常用工具。以往,我们大多停留在理论学习层面,而这次实操训练让我真切地掌握了操作技巧,内心也更加自信,以后巡查污染源就有了新‘利器’。”保定生态环境局执法八大队队长李湧博说道。

图为理论培训课堂
此外,在“非现场”监管执法课程中,重点采用“理论+实训”的形式,围绕执法的难点、重点及典型案例等进行了深入浅出的讲解,并组织学员前往实训基地进行了现场实操培训。

图为学员进行现场实操
“课程内容特别丰富,这次岗位培训学到了很多实用技能!”沧州市生态环境综合执法支队执法保障科科长王喆感慨道,“尤其是移动源执法课,把我们平时容易忽略的细节都讲透了,下次执法心里更有底。”参训学员纷纷表示,虽然培训时间短暂,但每一堂课都干货满满,他们将把学到的知识、技能带回工作岗位,为全省生态环境执法工作提质增效、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