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栾城区开展的以“融合共享 携手同行”为主题的全国助残日慰问演出活动中,演员们为残疾人表演了歌舞、小品、戏曲等精彩的节目,丰富了他们的文化生活。 本报首席记者 张 震 摄
5月9日至16日,石家庄市司法局聚焦残疾人法律服务需求,组织市属公证处广泛开展公证助残系列活动,把公证法律服务送到残障人士身边,用法律维护权益,用真情温暖人心。
5月15日,燕赵公证处联合石家庄市残疾人联合会,在石家庄市按摩医院举办“助残路上公证相伴 权益保障法‘筑’平安”专题普法讲座,深入宣讲助残、惠残政策法规,通过案例剖析、公证维权、法律扶助、互动答疑等形式,为40名残障人士送上“法治礼包”。5月16日,国信公证处在石家庄解放广场开展公证助残主题宣传活动,向现场残障人士、家属及群众发放《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中华人民共和国公证法》《公证服务指南》等宣传册、宣传页1000余份,宣传品200余个,现场解答20余名群众和10余名残障人士关于涉残公证减免政策、办理流程等方面的法律咨询。
市属4家公证处先后深入困难残疾人家庭、残疾人服务机构、残疾人集中就业单位组织开展走访慰问活动,实地查看、详细询问残疾人家庭状况,与残疾人促膝交流、共话家常,详细了解他们在生产生活、工作就业等方面遇到的实际困难,鼓励他们坚定信心、自立自强,以积极向上的心态创造幸福生活,并送上祝福和慰问品。
市司法局牢固树立为民服务宗旨,扎实推进“公证规范优质”行动,以“高效办成一件事”为标准,持续创新服务举措,落实公证事项证明材料清单、一次性告知、“最多跑一次”公证事项清单等便民制度,不断提高公证服务能力和服务水平。2024年以来,累计提供上门办理公证业务14750多件,为残疾人等特殊群体办理公证业务950余件。(记者 戴丽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