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衡水市人民医院血液内科骨髓移植病房再传佳报——第三例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患者顺利出仓)
5月12日上午9时30分,正值医护人员欢庆护士节之际,衡水市人民医院(哈励逊国际和平医院)血液内科第三例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患者顺利出仓,这也是继一例霍奇金淋巴瘤、一例多发性骨髓瘤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术成功后,衡水市首例非霍奇金淋巴瘤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术成功病例,这一里程碑式的成果,标志着衡水市人民医院血液内科在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技术方面已达到成熟水平,为恶性血液肿瘤疾病患者的救治带来了新的希望和保障,也展现了哈院在血液疾病治疗领域的强大实力和专业能力。
51岁的郭大姐,5个月前因为偶有腹痛、发热在衡水市人民医院血液内科被确诊为非霍奇金淋巴瘤——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非生发中心型),病灶累及脾脏、双肾,经过多次化疗及靶向治疗后,疾病得到缓解。为达到深度缓解提高患者生存质量,衡水市人民医院血液内科医护团队决定通过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为郭大姐治疗疾病。
1月13日,血液内科移植团队为郭大姐采集了自体外周造血干细胞,分别于4月29日、30日为其进行干细胞回输。这期间,郭大姐在仓内经历了焦虑、粒细胞重度缺乏、发热、口腔黏膜溃疡等症状,移植团队24小时在仓内守护。除了日常的医疗护理之外,对郭大姐的生活护理和心理支持都做到了无微不至。经过大家的共同努力,郭大姐平稳度过了骨髓抑制期,终于又可以正常吃饭,大声和家人视频通话,爽朗的笑声再次出现。5月12日,在血液内科医护人员的祝贺下,郭大姐顺利出仓。
淋巴瘤和多发性骨髓瘤等恶性血液病,常规化疗后容易出现病情进展及复发,而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是诊疗指南推荐的疾病缓解后的一线治疗方法,也是作为血液系统恶性疾病患者长期高质量生存的重要手段。
此项技术的开展标志着衡水市人民医院血液内科诊疗水平的进一步提高。衡水市血液病患者,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高质量的专业医疗服务,既减少了奔波之苦,也降低了医疗费用。护士节与患者重生不期而遇,喜上加喜,不仅是医学的胜利,更是对护理团队辛勤付出的最好回报,是衡水市人民医院血液内科为护士节献上的最珍贵的礼物,是对生命的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