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武强县南平都村:西兰花丰收季 田间奏响致富曲)
5月13日,武强县北代镇南平都村的田野上,30余亩西兰花迎来了盛采期。
一株株翠绿的西兰花球裹着白霜,在阳光下泛着晶莹的光泽,村民们穿梭其间,利落地挥动镰刀,将成熟的菜球装入竹筐。田间地头,欢声笑语与镰刀割菜声交织,勾勒出一幅生机勃勃的丰收画卷。
“今年是我们第一年试种西兰花,比预想中的产量要高,你看它们菜球紧实、色泽鲜亮,很多收购商直接到地头来拉货!”种植户许亚刚抹了把汗,笑着展示手中的西兰花。作为村里的“科技示范田”,这片基地采用“小拱棚+早春移栽”技术,通过提前20天定植,成功抢占市场空档期。
技术突破的背后,是“智囊团”的默默耕耘。在田间另一角,中国农业大学研究生柳欣怡正蹲在垄边,用游标卡尺测量菜球直径。“我们依托科技小院,根据光照、水分、土壤、肥料等生长条件,运用西兰花高产栽培技术,实现科学种植,打造高品质果蔬。”柳欣怡笑着说道。
丰收的喜悦不仅属于种植户,更惠及全村。2022年起,南平都村将2000余亩土地整体流转给阜星公司,双方合作打造“油菜-西兰花-高粱”轮作基地。“油菜籽榨油、西兰花直供商超、高粱酿酒,三茬作物无缝衔接,把土地利用率大大地提高了。”南平都村委会副主任许计雪望着旁边的油菜田说道。
在西兰花种植地里,20余名村民正忙着剪根、打包。“一天能挣150元,离家近还能挣钱,我们都很满足!”62岁的村民李俊喜手脚麻利,一边打包一边笑着说道。
夕阳西下,满载西兰花的货车缓缓驶出村庄。南平都村正通过“科技+产业+人才”的三轮驱动,奏响属于自己的致富曲。正如许亚刚所说:“以前种地看天,现在种地看‘智’——咱老百姓的日子,就像这西兰花,越过越有奔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