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讲安全、个个会应急——排查身边灾害隐患
我市开展防灾减灾日主题宣传活动
廊坊市蓝天救援队队员为市民科普防灾减灾知识。本报记者 崔帅 摄
本报讯(记者 崔帅)5月12日上午,市防减救灾办组织市应急管理局、市消防支队、市气象局、市水利局、市红十字会、廊坊市蓝天救援队、廊坊市9958救援队等市防减救灾委员会相关成员单位在市区时代广场东广场开展了“5·12”全国防灾减灾日现场宣传活动。
“怎样正确实施心肺复苏”“逃生自救技能知多少”“这些救援装备您都认识吗”……工作人员向过往市民讲解防灾减灾知识,发放防灾减灾知识宣传页、扇子、手提袋等宣传品,市红十字会、廊坊市蓝天救援队、廊坊市9958救援队分别就各自领域与市民进行交流互动,开展现场应急救护演示、紧急避险知识普及、救援装备展示等。“这样的防灾减灾知识宣传非常有必要,我刚才体验了实施心肺复苏的步骤。专业人员讲解,实用性很强,是每个人都应该掌握的一项技能,回去一定好好练习。”参与现场互动的市民赵女士表示。
此外,由我市设计建成的地震流动科普馆也在现场展示,展品包括地震灾难沙盘、地震模拟体平台、中国地震带、动手搭建抗震建筑、建筑减隔震技术体验、地震分类、纵横波模拟演示器等,可从地震灾害、认识地震、震害防御、自救互救四方面向公众宣传防震减灾科普知识。
市应急管理局副局长张坤介绍,“今年的宣传主题是‘人人讲安全、个个会应急——排查身边灾害隐患’,所以活动中安排了实战性、互动性科目,比如破拆营救、心肺复苏急救等,让大家更有体验感,能积极主动参与到灾害救援防范的具体工作中。也会更有针对性地开展一些培训、演练,号召大家共同参与到防灾减灾工作中,一起排查身边的灾害隐患,携手保护自己、保护家人、保护他人。”
5月12日至18日为防灾减灾宣传周。我市通过广播、电视、报刊、官方公众号等媒体和平台,立体式、全方位宣传防灾减灾救灾知识,营造全民参与的良好氛围。5月1日至31日,廊坊市民可以下载“小红书”手机APP,扫码参与“全民防灾减灾安全公开课”活动,了解地震、暴雨、山体滑坡、城市内涝、森林火灾、台风等自然灾害的早期风险识别、及时处理以及自救与互助等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