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保定市第二医院内分泌科医护通过系统治疗与暖心护理,为一名79岁糖尿病下肢溃疡患者实现创面愈合,赢得患者及家属高度赞誉。这场历时21天的“治愈之旅”,不仅展现了医疗团队的专业水平,更诠释了“把病人放在心上,把心用在病人身上”的温情服务理念。
患者乔叔患2型糖尿病合并右下肢静脉溃疡3年,入院时双下肢存在不同程度色素沉着,右下肢红肿、大面积破溃,其中小腿内侧伤口已由最初一元硬币大小恶化至鹅蛋大小(11cm×10cm),伤口处大量脓液渗出并伴有明显异味。经检查及综合评估,伤口情况在临床评分已达到25分、C5级,属于重度难愈合型伤口。“这类慢性伤口极易引发全身感染,必须多管齐下。”科主任陈雅静迅速组建专项小组,制定涵盖抗炎、降糖、营养支持、循环改善等多方面在内的个性化治疗方案。
慢性伤口,清洗和清创是愈合的关键环节。内分泌科伤口治疗师李婧每日用碘伏水浸泡患者小腿,精准且一丝不苟地清理伤口细小干痂碎屑、坏死组织、腐肉,她一边消毒,一边观察乔叔表情,时不时问一句“疼不疼?”换完药,她不会立刻离开,总是耐心叮嘱一些注意事项:“这几天伤口别沾水,饮食要控糖、清淡,按时休息……”她专业不失轻柔的动作、温柔又亲切的声音,令乔叔及家属内心格外动容,“伤口流脓,我们都觉得很难闻,你一点儿都没有嫌弃,换药还是这么细致又有耐心。”李婧笑着回道:“这都是我应该做的,看到他一天天好起来,我心里可高兴了。”完成伤口处理,还需进行压力治疗。由于乔叔年龄较大、多项炎症指标升高、动脉血管存在钙化,压力治疗有一定风险,因此,每次换药时李婧都会严密观察乔叔小腿温度、颜色,伤口疼痛变化及动脉搏动情况,避免出现压力治疗导致的副作用。
长期病痛加之病房里弥漫的消毒水味道难免让乔叔心生焦虑,李婧自发担任“心理疏导员”,“今天感觉怎么样?”每天一上班,李婧就笑容满面地去到乔叔床边打个招呼,检查伤口是否有红肿、渗液,“别着急,换了药会好得快些。”她微微一笑,眼神里满是理解和安慰。下班后,李婧也会到病房里跟乔叔及家属聊天,一条条回答他们感兴趣的专业问题。日复一日,随着伤口及身体情况逐渐好转,乔叔也露出了笑容。“患者长期面对病痛,在身心双重压力下极为敏感脆弱,需要多花一些时间疏导,尽量减少他的恐惧及内心压力。”
经过21天的专业治疗与精心护理,创面基本愈合,出院时乔叔家属特地送来感谢信以表感激,“治疗期间,你们就像对待自己的亲人一样细心,多亏了你们精湛的技术和耐心的服务,伤口才能好得这么快!”
温柔的安慰可拂去内心阴霾,看似微不足道的陪伴能照亮前路黑暗。保定市第二医院内分泌科将责任融进点滴细节,让医疗在专业与温情的滋养下绽放出别样光彩。(通讯员 葛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