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弘扬无偿献血事迹、彰显无偿献血精神,营造无偿献血的良好社会氛围,鼓励社会各界爱心人士积极参与支持无偿献血事业。廊坊市中心血站每周推出一期《悦读·悦爱》栏目版块,透过一个个献血小故事,让“热血英雄”走进更多人的视线。
在生活中,总有一群人,在你目光不及的地方,默默奉献着自己的力量。他们虽平凡,却不普通,他们凝聚起厚重的温情,用恒心奉献热血,在无偿献血的道路上,为众多生命奇迹续写篇章。
连雨不知春去,一晴方觉夏深。岁月恰似一场单向旅程,有去无回。未及细细品味春光,夏风已然拂来,吹红了石榴,催熟了杨梅。李晓宇,一位在幼教岗位耕耘二十余载的老师,她的人生在三尺讲台与采血椅上绽放出别样光彩。2003年深秋,在单位组织的献血活动中,李晓宇初次献出200毫升热血。自那时起,一次次献血经历,便成为她生命中独特的印记。二十二年来,讲台上她倾心培育幼苗,公益路上她一次次挽起衣袖,让殷红的血液承载生命的希望。2016年,李晓宇成功捐献造血干细胞。面对孩子们好奇的眼神,她总是微笑着轻轻卷起衣袖,温柔说道:“就像被小蚂蚁轻轻咬了一口,却能让生病的人重新绽放笑容。”讲台与采血屋,看似遥不可及,却在李晓宇身上实现完美交融。她用知识的传递诠释责任,用热血的奉献展现大爱。这,正是一位人民教师最动人的模样。
五月,春未尽,夏初临,微风不燥,阳光正好。大地被染上蓬勃的翠绿,每一寸空气里都弥漫着生命的芬芳。80后献血者纪兆云的故事,如同一束温暖的阳光,照亮了生命的旅程。2015年10月,纪兆云在流动献血车前停下脚步,第一次挽袖献血。400毫升热血汩汩流淌时,他未曾料到,这个偶然的爱心举动会成为他人生的热血长跑。10年间,他参加献血49次,累计捐献血液19200毫升。那一本本承载着爱心的献血证,宛如璀璨的星辰,点缀在他的人生轨迹上。凭借这份坚持,他荣获了2022 - 2023年度全国无偿献血奉献奖金奖。春日暖阳见证过他匆匆奔赴献血屋的身影,夏夜晚风轻吟过他默默奉献的故事。他用十年如一日的行动,用平凡的坚持,在时光里写下了永不褪色的生命注脚。
蝉声穿透五月的绿荫,春的尾韵尚在枝头流转,张溢洋的热血故事已悄然生长成盛夏里最动人的风景。 2023年初,因家人住院用血,张溢洋第一次走进献血屋,成功献出400毫升全血。那一刻,他体会到了血液的珍贵,也决心将爱心传递。此后,张溢洋一直坚持献血。他说:“献血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医院里许多病人需要血液。每次献血,就像是在传递一份希望。”除了捐献全血外,在了解到单采血小板知识后,他更是勇敢的加入到成分献血的队伍。截至目前,他累计捐献全血400毫升,单采血小板10个治疗量。如今,立夏的微风依旧轻拂,张溢洋的献血之路未曾停歇。这份爱心与奉献,在岁月的长河中汇聚成一股暖流,温暖着每一个需要的人。
蔷薇在旧墙上绽放生机,暮色温柔地融入茶汤,五月的风在花瓣与云影间轻轻摇曳。70后的李宁,再次毫不犹豫地卷起袖口,这已是他第十三次踏上献血之旅。二十年的光阴如白驹过隙,4800毫升的热血,是他对生命最真挚的守护。从1999年初入职场时的首次献血,到如今成为献血屋的常客,李宁从未停下奉献的脚步。他了解到血小板对白血病患者的特殊意义后,便毅然地投身到单采血小板的捐献队伍。岁月流转,他的抽屉里堆满了献血证,每一页都见证了他的热血与坚持。面对赞誉,他总是淡然一笑,说这只是举手之劳。但正是这看似微不足道的举动,却为无数生命送去了希望的微光。李宁的热血,如同春日里的蔷薇,绽放着无尽的芬芳。他的坚持与善意,在时光的长河里镌刻下温暖的印记,激励着更多人加入献血的行列,共同为这个世界增添一份爱与希望。
热血英雄的故事说不完、道不尽,不断续写生命的奇迹,他们的故事令人百转千回,他们的故事永远激励人心。据统计,本周共有180人成功捐献单釆血小板342个治疗量。
在有风有雨的日子,有花草树木的流年,总会有一个平凡的你。这一刻,岁月温柔了时光,镌刻了足迹;时光尽是我和你,期待您的加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