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关于民生实事的工作部署,持续延续民生精神,市城管执法局立足民生需求,以“高标准规划、高质量建设、高效能管理”为目标,统筹推进公共停车设施建设,着力构建布局合理、供给充足、智能便捷的停车服务体系,为市民出行提供坚实保障。
高标准规划引领,构建民生服务新格局
市城管执法局坚持以“机动车与泊位比例不低于1:1.1”为硬性指标,科学统筹城市空间资源,持续深化停车设施规划布局。2025年公共停车设施项目按照“滚动储备、梯次推进”原则科学谋划,建立动态项目库,提前储备一批待建项目,确保公共停车设施建设接续有力、长效发展。各县区聚焦停车矛盾突出区域,结合城区发展规划与省住建厅等七部门《关于加快解决就医“停车难”问题的通知》(冀建城建〔2024〕12号)要求,以医院停车需求密集区域为重点,精准施策、靶向发力,切实缓解群众急难愁盼。
深挖空间资源潜力,拓展停车供给新路径
坚持“向空间要资源、向闲置要效益”的工作思路,多维度破解用地瓶颈。一方面,充分利用城市“边角地”、“夹心地”及绿地、广场地下空间,因地制宜建设公共停车设施;另一方面,全面摸排辖区闲置地块,按照“能划尽划、便民利民”原则,施划临时停车场,最大限度盘活存量资源。2025年全市已初步谋划公共停车设施建设项目28个,计划新增停车泊位2398个。
创新驱动集约发展,探索智慧停车新模式
鼓励各县区以“创新模式、集约发展”为导向,推动停车设施建设提质增效。一是推广立体化停车设施,发展小规模、低成本的简易型立体停车库、自走式停车楼及地下停车场,提升单位面积泊位供给效率;二是融合智慧化技术手段,探索智能停车引导、无感支付等应用场景,推动停车资源互联共享;三是引导社会资本参与,探索“停车+”复合开发模式,实现土地资源高效利用。
强化统筹协调,凝聚共建共治合力
市城管执法局将加强督导调度,压实县区主体责任,确保项目谋划科学、建设规范、管理有序。同时,畅通公众参与渠道,广泛听取群众意见,推动停车设施建设与城市更新、交通治理深度融合,切实将民生工程办成民心工程。
民生无小事,枝叶总关情。市城管执法局以“停车有位”助力“幸福升级”,持续完善城市功能、提升服务品质,为市民创造更加便捷、舒心的出行环境,奋力书写城市管理高质量发展的民生答卷!
通讯员:祁瑞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