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天蓬工程”引领生物医药产业快速发展)
打造涵盖生物医药、医疗器械、农用医用猪等多环节全产业链
“天蓬工程”引领生物医药产业快速发展
保定日报讯(记者李岩)5月6日,位于涿州市的模式动物重大设施遗传楼实验楼内,实验工程师目不转睛地监控着数十套大型自动化设备运行,进行着DNA自动提取、自动化建库、高通量基因测序和高通量基因分型工作,利用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精准畜禽育种技术方案,解决育种时效性问题。
中国农业大学模式动物表型与遗传研究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天蓬工程”),是保定市发布的7个重大科技创新平台之一。“天蓬工程”是国家“十二五”重点项目,也是全球首个对猪进行全尺度研究的科学平台,项目总投资75914万元,总占地127亩,总建筑面积29982平方米,由中国农业大学在涿州建设,目前核心功能平台已搭建完成,正在开展测试。该工程充分发挥基因编辑、人工智能与生物制造等颠覆性技术的协同效应,重点发展“一猪两用”新质生产力,推动异种器官移植与再生医学、人类重大疾病模型制备与应用、种质资源与育种技术创新等前沿领域的系统研究、成果转化和产业变革。
“大设施建设的标准化SPF医用小型猪培育平台,可满足生物医学临床需求。我们世界领先的猪基因编辑技术体系和世界最大的猪生物样本库,能够保存1000万份样本,为专用猪种质资源创新提供有力支撑。我们的猪‘三甲医院’是全球最大的异种器官移植供体及人类疾病大动物模型创制转化中心,可开展多维度、全尺度、全生命周期的猪表型检测。”“天蓬工程”建设办副主任、总工程师姚新宇介绍说,“目前,该工程已经开发猪多重基因组编辑技术、异种器官移植供体猪净化技术、动物基因组选择人工智能精准育种技术,具备了一批异种器官移植供体猪资源、人类疾病模型突变体猪、抗蓝耳病和口蹄疫等模型猪资源。”
据悉,“天蓬工程”还将通过国际合作与开放共享机制吸引高端创新资源,打造涵盖生物医药、医疗器械、农用医用猪等多环节的全产业链,引领生物医药产业快速发展,提升我国生命科学领域的国际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