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底的一个普通日子,石家庄青年小苗像往常一样走在街头。当目光触及路边停靠的献血车时,他看了看日历——距离上次献血已经过了6个月了。这个习惯自2018年他第一次以献血作为“成人礼”开始,已经坚持了五年。然而这一次看似平常的献血,却为另一个生命带去了重生的希望。
“当时医护人员问我愿不愿意留个血样加入中华骨髓库,说有可能挽救一条生命。”小苗回忆道,“我就抱着试试看的心态加入了。”尽管知道配型成功的概率低至十几万分之一,但这位90后青年依然在心底埋下了一颗希望的种子。
命运有时就是如此奇妙。不到一年后,正在国外出差的小苗接到了一个来自红十字会的电话。“配型成功了!”电话那头的声音让他一时难以置信。“没想到会这么快!”震惊之余,他毫不犹豫地做出了决定:调整工作计划,专心为捐献做准备。
回国后,小苗主动退掉了再次出国出差的工作安排。单位领导得知情况后,不仅全力支持他的决定,还主动帮助协调工作。“这几个月来,捐献就是最重要的事,那可是拯救一条生命啊!”说这话时,小苗的眼神坚定而温暖。
为了以最佳状态完成捐献,这位年轻人开始了严格的自律生活。曾经无辣不欢的他,毅然告别了最爱的辣椒;每天坚持跑步锻炼,一个月下来瘦了十多斤。这些改变在外人看来或许艰难,但小苗却甘之如饴:“能有这样的机会去救人,为社会做贡献,我觉得幸运极了。”
4月28日上午,在河北医科大学第一医院的采集室里,一场生命接力正在进行,四个多小时的漫长过程对小苗而言却是一种幸福的等待。当采集顺利完成,他成为了中华骨髓库第19948例、河北省第840例、石家庄市第244例造血干细胞捐献者。这一刻,他不仅完成了一次生命的接力,更诠释了当代青年的责任与担当。
“其实我只是做了一件很普通的事。”面对赞誉,小苗总是这样谦虚地说。但正是这样的“普通”,让另一个生命得以延续,让一个家庭重获希望。在他身上,我们看到了奉献精神的传承,看到了“90后”一代的社会责任感,更看到了人性中最温暖的光芒。
如今的小苗依然保持着定期献血的习惯,依然过着平凡而充实的生活。不同的是,他的故事正在感染着身边更多的人。当被问及有什么想对大家说的时,他想了想:“希望有更多人能加入中华骨髓库,给更多患者带去生的希望。这真的是一件很值得去做的事。”
一滴血可以拯救一个生命,一份爱能够温暖整个世界。小苗用他的行动告诉我们:在这个世界上,最动人的风景,莫过于平凡人做出的不平凡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