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8日,在石家庄市人民医院造血干细胞采集室内,一场充满大爱的生命接力悄然上演。来自邢台市广宗县的张先生完成造血干细胞捐献,为远方一位素不相识的血液病患者送去生命的希望。“作为一名共产党员,为人民服务是我的职责,当需要我的时候,我一定义无反顾。”张先生坚定地说。
早在2020年,一次偶然的造血干细胞捐献宣传活动,在张先生心中种下了爱与希望的种子。他毫不犹豫地留下血样,正式加入中华骨髓库。“每多一个人加入捐献行列,血液病患者就多一份生的希望。倘若能配型成功,帮助到他人,那将是我人生中最宝贵的财富。”张先生回忆道。
今年2月份,正在工作的张先生接到红十字会工作人员的电话。得知与一名血液病患者初步配型成功,张先生又诧异又激动。诧异的是,非亲缘造血干细胞匹配成功的概率很低,这么快就匹配成功实属难得;激动的是,这意味着自己有机会去拯救一个生命,这也是一种幸运。“我想都没想就同意了捐献。男子汉大丈夫,承诺了,干就完了,何况是救人一命的大事儿,换了谁也会这么做的!”张先生坚定地说。
张先生捐献的决定,得到了家人的支持,这在家人看来,并不感到意外。“他从小是个热心肠,性格开朗,总是乐于助人。大学期间,他就一直参加各类志愿服务活动,还多次参与无偿献血。”张先生的姐姐介绍道。
随后,按照流程,张先生顺利完成高分辨检测和体检。为了以最佳的身体状态完成捐献,给患者带去最健康的“生命种子”,张先生还制定了专门的训练计划和饮食计划。他坦言:“我一直都有锻炼的习惯,但平时工作忙,锻炼强度和时间都有限,饮食方面也没那么注意。可这次不一样,我得对患者负责,只有自己身体健康,才能把健康传递给他人。”
然而,就在一切准备就绪时,生活的难题却接踵而至。彼时,张先生的父亲正在医院接受手术,孩子也因生病住院,他都得照顾。张先生内心十分焦急,既盼望着采集通知的到来,又担心时间冲突影响捐献。“但转念一想,患者肯定比我更着急,我不能再陷入焦虑之中。越是艰难时刻,越能考验一个人的能力。作为一名党员干部,要具备解决问题的能力,更要具备解决多重复杂问题的能力,我来想办法克服!”张先生迅速调整心态,积极应对。4月中旬,张先生终于接到了采集通知。
4月23日,张先生前往石家庄做捐献前的最后准备——连续5天注射动员剂,以促进造血干细胞大量释放到外周血中。注射后张先生出现腰酸等不适症状,但他始终咬牙坚持,用乐观的心态克服困难。“这次捐献,不是我一个人在战斗。单位领导同事给予了充分的肯定鼓励、省市县红十字会做了大量的工作、陪护志愿者每天的辛勤服务,当然还有家人的理解与支持,这些都是我打赢这场战役的底气。真的非常感谢他们!”张先生感慨地说。
4月28日,张先生躺在采集床上,看着鲜红的血液经由血液细胞分离机缓缓汇聚,最终形成满载爱心的“生命种子”,脸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顺利完成造血干细胞采集后,“生命种子”随即被送往患者所在医院。至此,张先生成为中华骨髓库第19949例、河北省第841例、邢台市第53例造血干细胞捐献者。
在谈及捐献感受时,张先生说:“能够以这种独特的方式挽救他人的生命,感觉特别有意义。希望患者能够早日康复,重新拥抱美好的生活。也希望能有更多的人加入造血干细胞捐献队伍,为更多患者带去生命的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