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我市全面启动2025年 《职业病防治法》宣传周系列活动)
本报讯(记者 吕新颖)2025年4月25日至5月1日是全国第23个《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以下简称《职业病防治法》)宣传周。4月24日,由市卫健委牵头,联合市民政局、市人社局、市医保局、市总工会,启动廊坊市2025年《职业病防治法》宣传周系列活动,旨在提升劳动者职业健康素养水平,切实保障广大劳动者职业健康权益。
今年《职业病防治法》宣传周活动,我市围绕“关爱劳动者心理健康”主题,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开展系列活动,包括企业普法宣讲、劳动者健康义诊、职业健康知识竞赛等,推动职业健康知识进机构、进企业、进学校、进乡村、进社区“五进”活动开展,形成全社会共同关注、支持职业健康工作的良好氛围。
近年来,我市职业病防治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市、县两级持续加大宣传教育力度,广泛普及职业病防治知识,劳动者自我防护意识和能力不断提高;用人单位主体责任有效落实;积极改善工作环境和条件,为劳动者营造了更加安全、健康的工作环境。
“廊坊市职业危害工程防护技术指导分中心”落户应急管理大学(筹),这标志着廊坊市职业病危害防控迈入专业化、技术化新阶段,未来将重点开展职业病危害工程防护技术研究、标准推广和行业指导,为用人单位提供科学化、精准化的工程防护技术支持。
“分中心搭建了一个直接面对企业需求的实战平台。学院师生可以通过分中心快速对接企业需求,将校内理论学习和生产现场痛点、难点结合,既可以为企业开发定制化职业病防护工程与方案,又可以及时推动课程内容的动态更新,有利于培养更接地气的复合型人才。”应急管理大学(筹)安全工程学院副院长连会青表示,分中心将联动地方卫健部门、检测机构和企业场景与数字资源,共同打造开放共享的学术生态,学生可以用数字化模拟手段进行职业病防护设计,将进一步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同时服务地方促发展,通过参与企业职业病防护改造、制定行业标准,促进专业科研成果加速转化为生产力,将助力本地企业打造健康职场标杆。
活动期间,市卫健委、市民政局、市人社局、市医保局、市总工会及各县(市、区)相关部门负责人和市疾控中心代表等50余人走进应急管理大学(筹)职业卫生工程专业实验室,实地考察职业危害检测、防护技术研发等前沿成果。应急管理大学(筹)专家教授现场讲解实验室在粉尘防控、噪声治理、有毒有害物质监测等领域的技术突破,为全市职业卫生工程实践提供了重要参考。
参观活动结束后,各县(市、区)卫生健康局、廊坊开发区文教卫生局,市疾控中心,市职防院,企业代表和劳动者代表120余人参加了职业健康相关业务培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