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风轻拂,北漳淮乡北漳淮村东的广袤田野上,一幅充满生机的春耕画卷正缓缓铺展。农人们忙碌的身影穿梭在田间地头,掀膜、播种、覆土……每一个动作都饱含着对新一年丰收的期盼,每一寸土地都跃动着“春管春种”的蓬勃活力。
在西蓝花种植区,农户陈志强手法娴熟地回收着无纺布拱棚膜。他脸上洋溢着笑容,算起了经济账:“这批掀膜后的西蓝花,半个月后就能采收。这些旧膜还能循环利用,既环保又能节省成本!”陈志强介绍,通过拱棚和露天两种种植方式,让西蓝花错开收获时间,有效延长了出货周期,收入也跟着提高了。眼下,拱棚里的西蓝花已长出1厘米大小的花球,预计十几天后,长至拳头大小就达到采收标准。而紧邻的露天西蓝花也长势喜人,目前已有5至7片叶子,大概再过一个月就能出花球。
技术员王庆正在一旁指挥工人操作机械,在西蓝花种植间隙播种玉米。“西蓝花套种玉米,玉米既可以做青贮,也能收获果实,这样就能多增加一季的收益。”这种科学的套种模式,充分利用了土地资源,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益。
不远处的贝贝瓜地里,村民们分工明确、配合默契,有条不紊地进行着覆膜、点种工作。基地负责人满怀信心地说:“现在贝贝瓜已全部播种完毕,到7月份就能迎来丰收!”
北漳淮乡积极优化农业种植结构,紧紧抓住农时,扎实推进农事活动,大力推动露地蔬菜规模化种植。今年春季,全乡已种植西蓝花800亩、贝贝瓜165亩、甘蓝150亩、辣椒50亩,大葱等其他露地蔬菜700余亩,累计种植露地蔬菜达2000余亩,同时还为当地村民提供了700人次的就业机会。
春潮涌动,正是乡村振兴的好时节。下一步,北漳淮乡党委将紧紧围绕“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增美”的目标,持续探索种植新模式,因地制宜发展特色蔬菜产业,进一步扩大种植规模,带动更多村民就业致富,为乡村振兴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