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大中小学“手拉手” 携手共筑“航天梦”)
图为北华航天工业学院学生代表为中小学生们展示航天服。本报记者 刘飞 本报通讯员 门丛硕 摄
本报讯(记者 刘飞 通讯员 刘涛 门丛硕)为深入推进大中小学思政教育一体化改革创新,探索大中小学思政教育一体化育人模式,4月21日,为庆祝“中国航天日”,北华航天工业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联合固安县委宣传部、固安县教育和体育局共同开展2025年“中国航天日”大中小学思政一体化航天特色思政课主题研学活动,200余名师生代表参加。
北华航天工业学院师生通过体验式教学、航天科普、诗歌朗诵、绘制航天画卷等多种形式,弘扬科学精神,提高学生科学素质,激励学生们传承航天精神,增强报国之志。
活动现场,北华航天工业学院四位师生分别围绕“航天精神——向上的力量”“低空经济乘风起航”“走进隐姓埋名的‘铸盾者’——邓稼先”“仰望星空的眼泪——孙家栋与中国航天的燃情岁月”等四个专题开展现场教学。伴随生动的讲解,在场师生深切感受到中国航天事业发展的奋斗历程,深入了解河北空天信息产业布局,直观生动地感受廊坊临空经济的腾飞之势。
“今天的航天主题思政课让我更加明确了以后工作的主要方向。未来我们将持续将天空地一体化等本土实践融入教学当中,引导学生去思考如何用知识助力家乡发展。作为一名思政教师,我们将以课堂为纽带,连接国家战略、地方发展与学生成长,助力学生更多地从仰望星空走向脚踏实地,成长为建设航天强国的生力军。”北华航天工业学院教师张颖博说。
同时,通过制作带有“河北智造”标识的卫星和火箭模型、共同绘制“河北未来太空城”画卷、观看航模飞行表演等,现场大中小学生直观感受了一场内容充实的航天文化盛宴和内涵丰富的航天思政课,点燃了空天梦想。
“这次活动给我开启了一场探索宇宙奥秘与航天精神的奇幻旅程,那些曾经只在书本上看到的知识变得鲜活起来。我被一代代航天人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攻关、特别能奉献的载人航天精神深深触动。今后我要不断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努力成长为满足国家需要的复合型人才,为中国的航天事业添砖加瓦。”固安县彭村中学学生赵一凡高兴地说。
据了解,为深化校地合作,北华航天工业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还向在场中小学生赠送了航天书籍、航天笔记本和太空种子,为大中小学生播下航天梦的种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