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季气温虽已回升,但冷暖波动剧烈,常常伴随着大风和阶段性低温。清晨气温还在10℃上下,薄雾中透着凉意,正午却骤升至25℃,阳光热得让人脱下外套,晚上一阵冷风,又让人匆匆裹紧衣衫。这种多变的气候,不仅折腾着人们的免疫系统,更让病原体有了可乘之机。数据显示,春季是感冒、流感等呼吸道疾病的高发期。面对这场呼吸健康“倒春寒”,专家提醒,科学防护与合理干预缺一不可。
多数人已养成勤洗手、开窗通风的习惯,然而,仍有一些习惯容易被忽视。首先,切莫因气温短暂回升而随意减衣。中医强调“春捂秋冻”,春天的寒气仍具侵袭性,因此,出门最好带件薄外套,护住脖子和后背,避免寒气从领口、衣摆侵入。再如睡眠管理,年轻人常因熬夜导致免疫力下降,其实每天保证7小时的睡眠,相当于给身体强化免疫功能。
万一不慎感染了感冒、流感等呼吸道疾病,在医生或药师指导下及时干预是关键。此时可考虑选用很多家庭常备的治感冒、抗流感中成药,例如连花清瘟。该药充分汲取和传承了2000年来中医药防治瘟疫的经验,融汇三朝名医治疗疫病的用药精华,以汉代张仲景《伤寒论》中专治疫病的麻杏石甘汤与清代吴鞠通《温病条辨》中专治疫病的银翘散化裁,又汲取明代吴又可《温疫论》治疫证用大黄经验,具有广谱抗病毒、抑菌抗炎、调节免疫等作用,可用于感冒、流感引起的发热、恶寒、肌肉酸痛、鼻塞流涕、咳嗽、头痛、咽干咽痛等症。
多年的科研数据和临床证据也验证连花清瘟的“可靠”,其中“中药连花清瘟治疗流行性感冒研究”获得2011年度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连花清瘟已先后36次被列入国家卫健委、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等发布的各类传染性公共卫生事件诊疗方案或指南共识中,成为治疗流感、感冒等病毒类呼吸系统传染病的代表性中成药。
抵御春季呼吸道健康风险,本质上是一场“知冷知热”的智慧较量,日常要注意及时增减衣物、规律作息、均衡饮食。病毒总在人们松懈时趁虚而入,唯有将防护意识融入生活细节,方能在冷暖不定的春季守住全家人的平安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