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寻红色足迹 赓续精神血脉
勇担时代重任
为深化新时代教师思想政治建设,强化党员理想信念教育,学校党委将红色研学与育人实践深度融合,于2025年4月组织全体教工党员分三批次前往中国共产党历史展览馆,开展“追寻红色足迹、赓续精神血脉、勇担时代重任”主题党日活动,引导教师队伍从百年党史中汲取育人智慧,为构建“大思政”育人格局注入新动能。
教学“不断线”组织有力度
针对教育教学实际,党委采取“弹性组团+课程调补”的灵活机制,在4月10日、15日、17日三个教学间隙时段组织近300名党员教师分批次参与。校领导班子成员全程带队,实现教学秩序与学习效果的双向保障。各党支部建立保障机制,确保每名党员学习“不缺课”,教学质量“不打折”。
初心“再淬炼”育人有根基
在中国共产党历史展览馆广场巍峨的《旗帜》雕塑前,党员重温入党誓词,铮铮誓言久久回荡,表达了全体党员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坚定信念。面对党旗举起右手的瞬间,更加明晰了为党育人的使命坐标。
育人“实起来”践行有方向
走入展馆,由100块漆板拼接而成600平方米的《长城颂》巨幅漆画扑面而来,壮丽雄浑、震撼人心。作为单体规模大、功能全面、地位重要的国家级展览馆,中国共产党历史展览馆生动展示了党的使命抱负、真切反映了党的时代风采。
从展厅的一楼到三楼,按照中华民族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的历史脉络,党员们依次参观了“建立中国共产党,夺取新民主主义革命伟大胜利”“成立中华人民共和国,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实行改革开放,开创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四大主题展区。让我们深切感受到,我们党无论在任何时候,都始终做到初心不变、使命不渝,真正把初心和使命转化为继续前行的原动力,奋斗不息,团结带领人民赢得时代、赢得未来。
展览馆展出2500余幅图片、4500多件文物实物,井冈山时期红军分给农民李尚发的食盐陶罐就是其中的珍品,长征路上3名女红军的“半条被子”、老农民在土墙上书写的《中国土地法大纲》、淮海战役中人民的“支前小车”、焦裕禄种下的“焦桐”、毛泽东同志《送瘟神》手稿、九八抗洪相关实物、抗疫斗争中的党员请战书……众多展板和实物生动地证明,我们党的一百年,是矢志践行初心使命的一百年,是筚路蓝缕奠基立业的一百年,是创造辉煌开辟未来的一百年。
漫步于展厅,历史脉络化作鲜活教材。在“半条棉被”“焦桐木刻”等展品前,思政课教师现场采集教学案例,收集教学素材,勾画教学设计。
展馆两个夹层空间,参观教师体验互动项目。“4D+6面”全景影院还原红军长征场景,让参观者身临其境、热血沸腾;飞越中国影院让体验者在飞行舱中俯瞰中国大地,感受百年成就。在充分调动视听感官中引人深思,深切感悟革命胜利成果来之不易,感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感悟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入了不可逆转的历史进程,增强做中国人的志气、骨气、底气。
先锋“亮底色” 担当有作为
活动结束后,党员们纷纷表示深受教育。在今后的教学中融入思政内容,讲好党的故事、革命的故事、英雄的故事,引导青年学生系好人生第一粒扣子,从小树立红色理想,增强对党的感情,从心里埋下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的种子,让红色基因、革命薪火代代相传。
此次主题党日活动是学校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下一步,校党委将通过专题党课、红色观影、实践调研等多种形式,进一步巩固学习成果,引导全体党员将学习成效转化为推动学校学习教育走深走实的动力,为全面提高教育教学成绩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