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百花路地道桥雨水泵站道路部分顺利通车)
主城区排水防涝工程迎来“开门红”百花路地道桥雨水泵站道路部分顺利通车
项目于今年汛期前整体完工,完成后泵站排水能力提升45%
保定晚报讯(记者郝子帅 通讯员郝长鸿)4月20日,市执法局项目中心连续奋战33天,随着最后一板沥青路面铺设完成,百花路地道桥道路顺利完成通车。此项目为百花路地道桥雨水泵站项目,将于今年汛期前整体完工,通过系统性升级改造,泵站排水能力将从1.52m^3/s跃升至2.2m^3/s,提升幅度达45%,从而改善桥区“积水看海”顽疾,为主城区排水防涝筑牢安全防线。
百花路地道桥道路顺利通车。郝长鸿 摄
“百花路地道桥作为保定老城区交通要道,每逢强降雨天气,便面临‘桥下成河、车辆绕行’的窘境。”市执法局项目中心主任张永介绍,原泵站因有排水能力较差、管道老化、地势低洼区严重积水、收水能力差等问题叠加,导致桥下周边内涝频发。
此次改造直击点位水泵功率不足、截水收水系统缺失、路面纵坡排水效率低下三大短板,对雨水泵站、泵站收水系统进行改造,对高水高排系统、低洼点道路竖向进行调整,旨在解决市民反映强烈的雨季桥下交通堵塞“城市病”。
郝长鸿 摄
自3月18日开工以来,市执法局项目中心通过科学统筹昼夜施工,在保证交通不断流的前提下完成强“心脏”、通“血管”、优“筋骨”、亮市容四大改造:更换3台大流量水泵(单台2640m^3/h),排水能力直线提升45%,达到排水2.2m^3/s,升级自动化机械格栅闸机粉碎垃圾,解决排水管道阻塞问题;对泵站收水系统进行改造,在地道桥两侧新建大截面截水沟和雨水箅子的收水系统,扩建地道桥东侧进入泵站的收水管道系统,实现迅速收水进泵站目标。对地道桥西侧道路两侧小区新建雨水管道和65米截水沟,将高区雨水拦截向西排入阳光大街雨水系统;对路面竖向设计进行优化,从而提升桥区排水效率,确保积水快速汇入管网,从源头减少滞留风险。重点对百花路穿地道桥区域道路竖向进行调整,在满足桥梁净空的前提下,抬高最低点地面标高,扩建进水管,提升泵站进水能力;对百花路与建华大街整个十字路口整体铣刨补丁路面现状,新铺沥青路面,提升市容整体形象。
“改造后的百花路地道桥将呈现积水时间缩短、防汛标准提升、通行体验改善三大直观变化,实现从‘逢雨必淹’到‘水退路畅’的蜕变。”张永说,市政工程项目服务中心将继续推进更多改造工程,让“市政速度”转化为“民生温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