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田野春耕忙 处处好“丰”景)
4月16日,在大城县权村镇蓦门村花生种植基地,农户正在驾驶机械播种花生。通讯员 金天 摄
固安番茄擂台赛活动现场。通讯员 任涵 摄
本报记者 张泰源 曹明明 李博楠 郑爽 通讯员 刘雅娜 金天 任涵 万倩 陈放
近年来,我市持续壮大主导产业,把产业振兴作为乡村振兴的重中之重,加强特色农业品牌建设,深化产业融合,完善联农带农机制,探索体现廊坊特色的乡村建设模式,为乡村经济注入蓬勃活力。
永清海泽田
创新为引擎 探索“农业+”
近年来,永清县的廊坊海泽田农业开发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海泽田)以创新为引擎,探索“农业+”新模式,通过不断延长产业链、提升价值链,为乡村振兴注入源源不断的活力。
目前,海泽田已建成100多座高标准日光温室、200多座冷棚及4000多亩大田,种植的三色椒、西红柿、草莓、西瓜等20多种果蔬获得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认证的“绿色食品”称号,成为京津冀地区优质果蔬的重要供应地。
除了常规的果蔬种植,海泽田还致力于特色种植,不断丰富产品种类。自2022年开展蓝莓新品种试验示范推广以来,该公司精心挑选了“L25”“莱克西”“优瑞卡”等多个特色品种,并采用定制化种植方式,从土壤改良、专用肥料的使用到精准滴灌系统的配备,都进行了专门设计,确保蓝莓品质达到最佳。
同时,海泽田还大胆尝试“南果北种”,大力发展火龙果、木瓜、百香果等南方水果种植。如今,这些南方水果在园区内陆续挂果,预计六七月份就可以成熟上市,届时将为北方消费者带来全新的味觉体验。
积极构建线上线下融合的立体销售网络。线下,该公司与三所生鲜超市、学校、康养社区和企业食堂建立了稳定的合作关系,确保产品能够直接送达消费者手中。线上,不仅开发了微信小程序,还入驻了多个第三方平台,实现了蔬菜从基地到餐桌不超过24小时的高效配送。
积极探索产业融合发展之路。充分利用园区资源,结合区块链、大数据等科技工具,开展研学实践、科普教育、农旅发展等活动,打造集种植、加工、销售、旅游、教育于一体的多元产业融合发展新格局。
该公司副总经理陶传涛表示:“我们以科技农业、品牌农业、康养农业为抓手,在绿色种植生产方面持续深耕。依托河北省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点,引进新的品种和技术,免费指导农民进行种植生产,带动农民共同富裕。”
固安
番茄“打”擂台 西瓜“吊”满架
4月18日,第五届固安番茄节暨“农商银行杯”番茄擂台赛在牛驼镇霍辛庄村设施番茄产业核心区举办,集中展示“固安番茄”产业发展成果,吸引京津冀地区农业企业、科研机构及产业链代表200余人参会。现场,30余个品种的番茄同台竞技,最终,普罗旺斯番茄、爆浆番茄等优质品种脱颖而出,展现固安番茄种植的高标准与创新力。
作为全国番茄产业重镇,固安县番茄种植面积达3.44万亩,年产量14.81万吨,培育出“兴芦”“顺斋”等知名品牌。去年,“固安番茄”成功入选国家名特优新农产品名录,并打通农超、农餐、电商等多渠道供应网络,年销售额突破5亿元。据悉,固安番茄节已连续举办五届,累计带动30余家合作社建设标准化种植基地,成为京津冀农业协同发展的亮丽名片。
眼下,正值大棚西瓜成熟的季节。在宫村镇东杨先务村的杨府斋果蔬种植专业合作社的西瓜种植大棚里,瓜秧已爬满瓜架,结出的第一茬吊秧小西瓜浑圆翠绿,十分喜人。合作社的工人们正在忙着选瓜、摘瓜、装箱。同时,其他大棚内的西红柿也挂满枝头,娃娃菜铺展成片,十余名工人正分组采收。
宫村镇立足地域优势,以大棚、温室、滴灌为主的设施农业种植规模不断扩大,合作社负责人孙建营表示:“我们有一百多个温室大棚,主要种植西瓜、西红柿、豆角等品种的水果和蔬菜,采收期从每年4月到8月,年产值超过600万元。”
近年来,固安县充分发挥毗邻京津的区位优势,大力发展现代都市农业产业,引进四季温室、自动化灌溉等先进设施,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带动农民增收致富,也为满足京津冀“菜篮子”需求打下坚实基础。
此外,固安县鼓励支持农户发展庭院经济,从政策解读、证照办理、金融支持等多方面做好对接服务。
“我们从2004年开始做网具,包括鱼护、晒笼、虾笼等。随着订单量增多和规模扩大,带动周边100来户村民做手工缝纫。每天产量在3000个左右,年收入有百八十万元。”渠沟镇北黄垡西村村民尹丽颖说。
目前,渠沟镇已培育出130多家户外用品生产企业和330余个家庭式作坊,形成涵盖各类鱼漂、户外用品、钓具制造于一体的特色手工业生态,为村民提供了上千个便捷、灵活的就业岗位。
大城
花生播种时 田间农户忙
眼下正是种植花生的好时节,大城县旺村、权村、北魏等乡镇的3万余亩花生进入播种期,村民在农田里开沟、播种、覆膜,田间地头一派繁忙景象。
近年来,大城县积极调整农业产业结构,采用“企业+基地+农户”模式,引导农民规模化种植花生,同时结合市场需求,推行“订单种植”模式,带动农民增收致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