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设计为媒,让文化“童”行
——廊坊师范学院产品设计师生团队创新传承传统文化
当传统文化遇上现代玩具设计,会碰撞出怎样的火花?近日,廊坊师范学院产品设计系的老师带领学生,以“传统文化主题玩具设计”为媒介,探索传统文化在当代社会中的创新表达方式,为文化传承开辟新路径,并取得良好成效。
在赫彦茹老师的指导下,创新团队通过市场调研、非遗传承人走访,深入挖掘传统故事、传统节日、民俗文化、诗词歌赋等传统文化资源,并结合建筑榫卯结构,将其转化为可互动、可体验的玩具设计,让传统文化“活”在校园,成为文化传播的生动载体。如团队设计的“鲤鱼跃龙门”儿童投掷玩具,巧妙融入了传统故事和中国的祈福文化。在游戏中,儿童要通过投掷,使“小鲤鱼”沙包穿过龙门的孔洞,同时撞击“吉星高照”“万事顺遂”等祈福牌,让孩子们在投掷中理解“逆流而上”的奋斗精神,感受传统文化的吉祥寓意。
依托这一研究方向,这个创新团队已形成“教学—实践—竞赛—转化”一体化的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为传统文化的现代化传承提供了鲜活范例。近三年来,该团队的学生玩具设计作品在国内外设计比赛中获奖百余项。其中,创新创业训练项目在河北省“挑战杯”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中斩获二等奖,在河北省大学生创新大赛中获得铜奖。团队设计的传统文化系列拼插灯具、十二生肖系列玩具、《千里江山图》系列玩具等产品已走向廊坊、北京地区22家幼儿园、小学及教育机构,成为课堂内外文化教育的新教具。
在现有成果基础上,该团队正持续推进智能化技术与传统文化主题玩具设计的深度融合,目前,团队已与相关企业签订合作协议,进行编程思维训练机器人玩教具的联合开发,通过打造不同传统文化主题的产品,开创“科技+教育”的新场景。“我们希望通过玩具设计激活文化基因,让传统文化成为能被触摸、被体验、被传承的生活元素,让千年文明焕发更具互动性的生命力。”赫彦茹表示,团队未来将继续探索传统文化与现代设计理念相结合的新路径,努力为社会贡献更多具有教育价值和文化内涵的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