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做人民满意医生】命悬一线 生死时速 衡水市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ECMO团队再创生命奇迹)
求救电话,紧急救援!
3月18日中午11时左右,衡水市人民医院(哈励逊国际和平医院)重症医学科主任亢宏山的电话响起,是本市内其他医院的主任打来的求助电话:“一名60岁男性急性广泛前壁心肌梗死,左主干闭塞,虽已行PCI开通前降支,目前患者病情加重,出现心源性休克,生命体征极度不稳定,急需转院救治!”亢宏山放下电话后,立刻召集医生、护士、护工、5G救护车司机,火速前往。
医务人员携5G救护车在转运途中,联系科室医生护士准备患者需要的机器、药物
快速启动VA-ECMO,1小时内成功上机!
11时46分,患者安全转入重症医学科。但患者血压下降至53/40 mmHg,持续上调升压药物,快速床旁超声显示病人的射血分数30%都不到,心脏的前壁、侧壁基本不跳动,出现了心源性休克;而且患者已置入IABP辅助治疗,血压仍维持不住,生命岌岌可危!
医生与患者家属沟通病情时,患者儿子红着眼眶说:“大夫,我们全家就是拼了命也得救我爸!咱们医院的重症监护室是全市医疗水平最高的科室,我们完全信任这里的救治能力和专业技术,恳请医护团队帮助家父度过这个生命难关!”亢宏山耐心分析:“这个病人目前心脏真的很微弱,治愈率极低,但是作为危重病人最后的保障,我们不能放弃任何一丝希望,而且外院已经开通前降支血管,病人的心脏还是有很大的恢复的希望的。”
尽管在中午12点,ECMO医护团队仍然几分钟集合完毕,超声评估血管、护士预充、医生置管、连接,从评估到ECMO运转,1个小时,快而不乱,有条不紊,行云流水。
随着ECMO的运转,血流量:3.5 L/min,气流量:3 L/min,病人血压上来了,升压药物一步步下调,循环、呼吸都稳定了。
ECMO置管过程
VA-ECMO, IABP,血液净化,呼吸机辅助病人治疗
精细化管理,昼夜守护!
主管医师杨晓亚说:“ECMO上机简单,但是上机之后便充满挑战,我们要做好血流动力学评估(每天数次的精细全面的心肺以及脏器超声评估),要做好精细的抗凝策略(既不能血栓,亦不能出血),做好呼吸力学的监测,尽最大努力避免并发症的发生(下肢缺血、血栓)等等。所以,我们需要花费更多的人力,更多的时间,去守护、去评估,做到一步一评估,精细化、动态化监测每个指标的细微变化。”亢宏山主任和张谨超副主任带领医护团队,一棒接一棒,从不间断地为患者进行昼夜守护!10天,病人成功撤除了ECMO。
精细化血流动力学评估,每日数次床旁重症超声评估
组织院内多学科讨论学习,与北京安贞ECMO专家沟通学习!
北京安贞体外循环专家床旁指导
组织心内科、心外科、内分泌科、重症医学科,多学科讨论、学习
亢宏山勉励团队,作为临床医生,要建立持续学习机制,通过多学科协作交流填补知识盲区,借助上级医院联合诊疗平台开拓诊疗视野。我们是患者生命健康的终极守护者,唯有不断提升专业素养,才能为患者争取更多生机。
起死回生,人人开怀!
10天:成功撤离VA-ECMO!
14天:成功撤除IABP!
20天:成功拔除气管插管!
30天:可自主进食,康复训练,择期出院!
经过重症医学科医护人员的全力救治与悉心照料,生命垂危的患者转危为安,康复治疗后便可顺利出院。患者家属非常满意,特意为医生、护理团队送来锦旗,朴素而真挚的感激之情再次溢于言表!